泳池怎么潜水的主要方法技巧

泳池潜水成为人们练习潜水的一大方式,也是人们进行潜水休闲的一种途径。潜水服是特别设计的。换上潜水服在岸上培训会比较热,这时上半身潜水服的拉练可拉开,透透风。下海潜的必要学习:包括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等。

泳池潜水成为人们练习潜水的一大方式,也是人们进行潜水休闲的一种途径。以下是老资料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泳池潜水的主要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泳池潜水技巧一:装备

1.面镜

用途:欣赏水底世界需要戴面镜,原因是光线在水中和空气中不同,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据空气中的光线而定。那就是为什么透过水看的一切都模糊不清。面镜在你眼前保留了空腔,让你有清晰的视线。

2.调节器

用途:你的调节器让你可以使用气瓶内的空气,调节器将水肺气瓶内的高压空气降低到与周围水压相等的可用程度。只有当潜水员吸气时,它才会将空气输出,它的功能是调节空气输送。

3.蛙鞋

用途:蛙鞋提供宽阔的面积,可辅助和加强腿部在水中的推进力。这种推进力比手部划动有效。有些腿部不方便的人也可以使用特殊的手部蛙鞋。所有的蛙鞋都有不同样式和特征,但都具备套脚的凹洞和有助于推进的蹼。

4.潜水衣(防寒衣)

用途:几乎所有的潜水活动中,你都需要使用潜水衣,它有两种主要用途:减少失温,以及保护你不被刮伤、刺伤或擦伤。

5.呼吸管

大家都知道水肺潜水员在水中呼吸有氧气瓶和调节器,为何呼吸管也是标准的水肺潜水装备之一。事实上,需要呼吸管是有原因的。

第一:当你在水面休息或游泳时,你的脸部在水中向下看找东西,你可以使用呼吸管呼吸,而不必浪费气瓶中的空气。

第二:当水面起波时,如果你没有使用呼吸管,那么,溅起的波浪可能涌进嘴里,而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于波浪的高度。

第三:如果你在远离船只或岸上的地方,遇到空气不足的问题,这时,使用呼吸管能够使你轻松地游回船上或岸边,脸部仍然可以自然地维持在水中。浮潜时,呼吸管能让你持续观看海底世界,无需经常将头抬出水面呼吸而中断。维持脸部在水中的姿势,可以让你呆在水中一整天,但是,如果不断把头抬出水面呼吸,你很快就会累了。

泳池潜水二:技巧

1、备齐物品。下车时请带好泳装、毛巾、洗澡用品、拖鞋等。

2、听讲解。花3-5分钟时间听专业讲解员介绍潜水活动。现场有关于潜水的图片介绍,还有潜水教练的照片。

3、报名。填写报名表、交款、领取潜水门票。

4、换泳装。持门票到更衣室换泳装。从你领到潜水门票开始,就有工作人员为你安排,告诉你下一步要做什么。

5、寄存衣服。参加潜水的游客可免费寄存衣服。拖鞋这时也要寄存。要光着脚去换潜水服。注意:贵重物品请自行保存。

6、换潜水服。潜水服是特别设计的。可以防止身体热量的过快散失,因而在海底有保温的作用,即使在冬天,在水里也不会觉得冷。

7、岸上培训。这一环节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听清楚、弄明白。如果不明白,赶紧请示培训员,直到你都搞清楚为止。换上潜水服在岸上培训会比较热,这时上半身潜水服的拉练可拉开,透透风。

8、下水。记住:一定不要紧张。记住岸上的培训员告诉你的那些要领。教练带你下潜,如果第一次下水觉得不适应,可以浮上来,调整一下呼吸,再次下水。在水下要听从潜水教练的指导。

潜水的主要技术要领

下海潜的必要学习:包括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等。入水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自己亲自检查装备功能是否正常,同伴间再相互检查一遍。入水的姿势:正面直立跳水-水深需在1.5米以上,双脚前后开立,一手按住面罩,一手按空气筒背带。背向坐姿入水-面向里坐于船邦上,向后仰面入水。正面坐姿入水-初学者使用。侧身入水-再橡皮艇上浮卧滚身入水。潜降:B.C.(浮力调解器)法-时用浮力调节器,配合配重带,头上脚下的潜降。不用B.C.-头下脚上。上升:将上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8米以内,简单说就是不要超过自己呼出的气泡的上升速度;不要停止呼吸;上升时抬头看水面,可以伸出右手指定方向,注意背后,身体缓缓自转。

下列病患不适合潜水:感冒、神经过敏病、有耳鼻疾病、心脏病、高(低)血压、醉酒后、糖尿病。

浮潜和水肺潜水的差别:水肺潜水scuba diving是指潜水者背负氧气筒,藉筒内氧气呼吸,长时间潜水的方法。浮潜skin diving是在潜水者能屏息的时间里潜泳;直到无法再憋气时浮出水面的方法。

水肺潜水的规则:两人同行原则:两人从入水到上岸都必须在一起;教练不得允许同伴自行上岸;两人经常保持联系。 落单时的应对: 保持镇静,浮上几米,寻找同伴;找不到时就浮出水面,注意观察气泡。超过十分钟,仍无同伴的踪迹,应回到入水地点。若无必要,请不要猎杀水中动物。每十米检查残压计余量。几种通用手势:我现在情况良好---“OK” ,注意(物体)方向---“食指指示方向”,上 浮---“右手握拳,拇指向上”,下潜---“右手握拳,拇指向下”。调节耳压:对于初次潜水或潜水时间不长的人,水的压力会使人的耳道感到不适,甚至疼痛。此时应用手捏住鼻子,用力向鼻腔内鼓气,从而使耳道内气压升高,抵消水的压力。再向下潜,耳道内疼痛难忍,应立刻上浮,别逞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