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防脱发一年不洗头也太拼了,脱发怎么办?

过去人们表达爱意常常会说“我要陪你到白头,”是一种很浪漫的形式,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但是放在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就有点悲催了,没到白头那一天,头发先没了,脱发困扰太多人了,下到普通人,上到明星政要都逃不出脱发的魔掌,动不动脱发还能上个热搜,难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脱发的吗?

过去人们表达爱意常常会说“我要陪你到白头,”是一种很浪漫的形式,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表白,但是放在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就有点悲催了,没到白头那一天,头发先没了,脱发困扰太多人了,下到普通人,上到明星政要都逃不出脱发的魔掌,动不动脱发还能上个热搜,难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脱发的吗?

其实不然,从古到今,我们已经跟脱发抗争几千年了,早在西汉年间《晋书·舆服志》就有记载:“王莽顶秃,又加其屋也。”西汉权臣王莽秃头了,他只好用头巾把头包起来。诗圣杜甫因为头发稀少,从而留下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脱发佳句。其实白居易也有同款体验:“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于是他为了保住秀发坚持一年只洗一次头“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

可见脱发由来已久,对于惜发如命的古代人,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管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人都用什么方法来应对脱发。

魏文帝曹丕(曹操的二儿子)一直深受脱发的困扰,他让太医制造防脱药膏,用马鬃以及其他中药材熬制成的膏状生发剂,取少许在头皮按摩,随后清水洗净。(据传效果奇佳,无从考证)

“药王”孙思邈对脱发也颇有研究,他提出:“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也就是说熬夜、疲劳、压力过大,导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头部的毛细血管常处于收缩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供血从而导致毛囊供氧不足引起脱发。于是,孙思邈发明了简单易学的梳疗法,促进头发的生长,从现代医学来讲,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还有更多的就是一些物理遮挡发,头顶脱发的,古人曾用马鬃、头发、染黑的木头等做成发髻(马:我又躺枪)戴在头上可以起到增加发量的外观效果,发际线脱发的,古人可以戴个抹额来救场,明清时候非常盛行,我们在古装剧中应该都见过(如下图)。

可以说古人为了解决脱发问题也是操碎了心,其实随着临床上对脱发问题的不断研究和突破,现代医学对于绝大多数患者的脱发病情是可以缓解和治疗的,当然,治疗的前提一定是根据每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脱发可分为病理性脱发、非病理性脱发两种。

病理性脱发

比较常见的是激素性脱发,可以分为男性型雄性激素脱发和女性型雄激素脱发,有一定的遗传性。

此外,休止性脱发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就是当毛发处于休止期时大量脱落。这些病理性脱发,患病人群因病情和个体差异,表现有所不同,具体的防脱治疗方案也因人而异,要及时就医治疗。

非病理性脱发

还有很多人,短时间大量脱发的,可能由于生活饮食不规律、熬夜、精神压力大、心情差容易生气、或者过度减肥,导致身体的平衡被破坏了,加重了脱发情况,靳医生建议尽量在生活中尽量早睡早起,放松心情。吹风机会伤害头发毛鳞片,平时洗头如果需要用,可以用低温档来吹干头皮,再用冷风吹干发丝。饮食上多补充一些如红肉、胡萝卜、三文鱼、坚果、杂粮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的食物,脱发太严重的话,咱们还是及时就医最为妥当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