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检和普通人体检一样吗?

每个年龄层的体检内容都不一样吗?还是都是一样的呢?新生儿的体检和我们一样吗?目前,十余种有实验室阳性指征的疾病可以进行筛查。我国目前法定的筛查病种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听力障碍,其中前两种是通过足跟血筛查,听力筛查需通过电生理检测。

每个年龄层的体检内容都不一样吗?还是都是一样的呢?新生儿的体检和我们一样吗?那看看接下来的文章你就知道啦!

一、新生儿筛查

即是孕前夫妇进行了健康检查(婚检),排除了诸多影响优生的不利因素,但在环境污染无处不在、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的今天,对新生儿的健全、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新生儿筛查(新筛)就尤为重要。

所谓“新筛”,是指医疗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捷敏感的监测方法,对某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目前,十余种有实验室阳性指征的疾病可以进行筛查。我国目前法定的筛查病种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听力障碍,其中前两种是通过足跟血筛查,听力筛查需通过电生理检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也称“呆小病”,是一种先天性内分泌代谢病,发病原因与地方性缺碘有密切关系,但非缺碘地区也有散发患儿,多由甲状腺发育缺陷如缺碘等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落后,造成“呆小症”的严重后果。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病,许多国家都将该病列为法定筛查病种。我国属于该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1:3624。在新生儿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吃奶欠佳、腹胀、便秘,可有脐疝、生理性黄疸延长,不易引起家长注意,或仅因黄疽过重、腹胀便秘就医而忽略此病。随着年龄增长,患儿逐渐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有舌外伸、目光呆滞、眼距增宽等特殊面容,智力发育、体格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最终成为矮小畸形的痴呆儿。先天性甲低是一种有特效治疗方法的疾病,使用外源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补充患儿甲状腺素的不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治疗开始的时间,治疗时间越早越好,3个月内开始治疗基本不影响患儿体格及智力发育,超过3个月开始治疗多对智力造成影响。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正常人,孩子1/4的可能为患儿,我国的发病率为1:11180。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一种酶,代谢不了正常饮食中的一种氨基酸一苯丙氨酸,其异 常代谢产物损害大脑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症状。该病早期无特异临床表现,可有呕吐、喂养困难,湿疹,易徼惹,尿有特殊臭味,渐渐毛发变黄,3 ~4个月后逐渐表现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约1/4患儿有癫痫发作,患儿智

力低下越来越明显。该病经新生儿筛查可获早期诊断,给患儿进行长期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使患儿体内血苯丙氨酸浓度达到正常范围,患儿可以正常发育,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超过3个月开始治疗将给患儿带来不可逆的大脑损害。

除上述疾病以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筛查手段不断提高,可以通过一滴血或尿液快速检测出100多种代谢性疾病。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应警惕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尽快带孩子进行该类疾病的筛查。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对“新筛”作了强制性规定,同时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培训,但却收效甚微,据四川省某市2007年调查统计,全市47 885名新生儿中,只有10473名宝宝参加了“新筛”,筛查率仅为21.19%。

据调查,导致“新筛”过低的原因:一是新生儿父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身体没有问题,不需要检查;二是怕麻烦,也怕花费筛查费用;三是对“新筛”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健康和优生优育意识不强。

温馨提示:为了孩子的健康及家庭幸福,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们应该把“新筛”作为“献”给孩子健康保障的第一道“礼物”!不要以为某些疾病(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的发生率仅为万分之几,但就发病的孩子而言,危害就是百分之百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