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广义的血型还包括白细胞、血小板所特有的抗原和各种组织细胞、血浆蛋白质抗原成分的差异。由若干个互相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为血型系统。到1983年,人类红细胞血型已达20多个系统,内含400多种抗原,其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为Rh血型系统。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广义的血型还包括白细胞、血小板所特有的抗原和各种组织细胞、血浆蛋白质抗原成分的差异。由若干个互相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为血型系统。血型在临床医学、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考古学,尤其是在输血、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到1983年,人类红细胞血型已达20多个系统,内含400多种抗原,其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为Rh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根据红细胞上A及B凝集原的不同可分为0、A、B及AB4种血型。A型血红细胞上含A抗原,血清中含B抗体;B型血红细胞上含B抗原,血清中含A抗体;0型血红细胞上没有A和B抗原,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抗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抗体。A抗原和抗A抗体,B抗原和抗B抗体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抗体,或标准的A及B抗原,可以进行血型鉴定。

检查ABO血型是输血及组织血源的首要步骤和依据。

关于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之间的关系,按孟德尔的分离和自由结合规律,可产生AA、AO、BB、BO、AB、006个基因组合。血型相同的人结婚,后代血型不一定与父母血型相同。

如父母的一方是0型,其子代不产生AB型;父母的一方是AB型,子代不产生0型;父母是0型和AB型时,子代不出现0和AB型。

详见下表:

父母血型相同,同时父母血型又决定着子女的血型。

(二) Rh血型系统

Rh抗原是由几个因子组成的镶嵌体。由于因子组合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抗原性。用抗C、抗D、抗E、抗0及抗e五种血清可将Rh血型系统分为18个类别。

Rh阴性者如输人Rh阳性血,可产生Rh抗体,再次输人Rh阳性血时会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在输血工作中需要检查Rh血型。此外,Rh阴性母亲如怀育了Rh阳性胎儿时,其母体会产生Rh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怀疑该病也需作Rh血型检查。

我国汉族人中,绝大多数人的Rh血型为阳性,阴性者只占0.4%,Rh溶血病很少见,因此日常输血工作中不作Rh的配型。但少数民族中,Rh阴性者较高,应予重视。

(三)白细胞抗原系统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一种膜抗原,存在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原纤维细胞,以及胎盘、肾、脾、肺、肝、心、精子、皮肤等组织细胞上,又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系统的遗传受控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紧密连锁的基因座,是一个复杂的多态性遗传系统。母亲已发现HLA系统有140多种特异性抗原,通过不同的组合,人类可有上亿种不同组合的白细胞抗原型。

HLA配型与提高器官移植存活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HLA还可作为遗传标志,用来研究种族差异和人群迁徙,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法医上被用来鉴定亲子关系。

(四)交叉配血试验

在输血前,将受血者血细胞、血清分别与献血者血清、血细胞在试管内进行交叉试验叫“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是输血不可缺少的检验步骤,它是安全输血的保证。

  1. 交叉配血的作用:

    (1)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可以发现血型鉴定的错误,起复查血型的作用;

    (2)发现不规则抗体如A2型,或A2B中的抗Aq;

(3)发现其他血型系统的不合即其他血型抗体;

(4)发现其他非特异性凝集素,如冷凝集素。

2.临床上输血的原则:

(1)输血前一定有要作交叉配血试验;

(2)强调同型配血;

(3)婴幼儿禁忌异型配血;

(4)大量输血时,还应进行献血员与献血员之间的配血;

(5)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成分输血,既可保证治疗,又可减少副作用,还节约血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