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和胆囊腺肌病是什么?

胆囊大小约6.5厘米x2.2厘米,壁厚约0.2厘米,欠光滑,于近颈部探及一稍强回声隆起,大小约0.5厘米x0.3厘米,基底部较宽,不移动。胆囊腺肌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非炎性、非肿瘤性,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胆囊壁增厚,壁内罗阿窦扩张及窦内胆固醇结晶形成。增厚的胆囊壁内“彗星尾”征为超声诊断本病的重要特征。

胆囊大小约6.5厘米x2. 2厘米,壁厚约0.2厘米,欠光滑,于近颈部探及一稍强回声隆起,大小约0. 5厘米x0.3厘米,基底部较宽,不移动。

胆囊息肉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有多种,如常见的胆囊息肉、腺瘤、腺肌瘤等,而胆囊息肉是一种最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主要有炎性息肉及胆固醇性息肉,多无症状,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因为早期息肉与腺瘤样增生很难鉴别,所以当瘤体<1厘米时,多建议观察为主,当瘤体>1厘米时,有可能是腺瘤(腺瘤样增生),有癌变可能。

胆囊腺肌病

胆囊大小约6.4厘米x2. 5厘米,底部囊壁局部增厚,最厚约0.8厘米,呈“半月形”,其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光点,其后方伴“彗星尾”征。

胆囊腺肌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非炎性、非肿瘤性,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胆囊壁增厚,壁内罗阿窦扩张及窦内胆固醇结晶形成。增厚的胆 囊壁内“彗星尾”征为超声诊断本病的重要特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