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怎么回事呢?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如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说明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出了问题,那么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怎么回事呢?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如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说明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出了问题,那么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文章内容了解一下吧!

【正常参考值】8.5-14.5秒。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者有临床意义。

(1)延长见于: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I、凝血因子U、凝血因子V、 凝血因子VD、凝血因子X因子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②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 见于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2)缩短见于: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和血栓性疾病)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