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容量包括?

肺通气过程中每次进、出肺的容量称为肺容量,常包括以下部分。健康男性成人:3.31~4.78L健康女性成人:2.44~3.32L肺活量的大小与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及体位等有关。衡量肺活量是否正常,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比实测数有意义。在胸部疾病中,肺活量的减低有程度上的不同。一般来说,肺活量正常有士20%的波动范围。肺总量增加主要见于肺气肿。

肺通气过程中每次进、出肺的容量称为肺容量,常包括以下部分。

(一)肺活量(VC)即指最大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可从肺量计上直接测得。

健康男性成人:3.31~4.78L健康女性成人:2.44~3.32L肺活量的大小与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及体位等有关。衡量肺活量是否正常,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比实测数有意义。预计值是参照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计算的,计算预计值的公式很多,其.

中以吴秀锦氏公式最为适用.该公式计算简便,更易于采用。

吴秀锦氏公式计算法:男性:2310X体表面积女性:1800X体表面积肺活量只表示肺脏最大扩张和最大收缩的呼吸幅度,在临床上无论任何情况,凡能使呼吸幅度受限时,肺活量即减少。在胸部疾病中,肺活量的减低有程度上的不同。兹将某些胸部疾病按肺活量减低的程度,分为如下三类:1.凡肺和胸廓扩张受到限制,如胸廓畸形、脊髓前角灰白质炎、腹水、气腹、腹部肿瘤,膈神经麻痹、气胸、渗出性胸膜炎以及膈疝等,皆可因胸壁呼吸运动减弱,致使肺活量减少。

2.肺组织损害如肺炎、肺不张、肺纤维病变、肺水肿、肺出血或其它病变,以致影响肺之扩张和收缩时皆可使肺活量减低。

3.呼吸道阻塞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等,也可致使肺活量减低,但一般不显著。

一般来说,肺活量正常有士20%的波动范围。如实测值的增减不超过预计值的20% ,则无临床意义。

由于肺活量只是一次深呼吸的气量,它仅表示呼吸运动的幅度,对通气动力和气体弥散意义较小,故不能作为呼吸功能考核的唯一依据。但同一病人在间隔一定时间内重复测验肺活量,若有不断降低趋向,则很可能肺有病理改变,应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二)深呼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系肺活量的组成部分,IC是平静呼气后的最大吸气量,ERV是平静呼气末的用力呼气量,两者相加等于肺活量。

健康男性成人:IC2.47~3.79LERV 0. 69~1.39L健康女性成人: .

IC 1. 9~2.69LERV 0. 56~0.73L深呼吸气量是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MVV)的主要成分(约占肺活量的75%)。限制性通气时,IC减少;某些患者因体力虛弱使呼吸肌收缩无力,可使最大通气量减低。但若IC尚能维持正常,待体力恢复后,最大通气量会有所增加。

补呼气量在正常人中变动颇大.尤其与体位有关,从站立改为卧位时,补呼气量可减少600~900ml.阻塞性通气时补呼气量减少更明显。

(三)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FRC是指平静呼气末残留在肺内的气量;RV是指最大用力呼气后残留在肺内气量,RV=FRC-ERV,通常用O2冲洗法测得。

健康男性成人:FRC2.17~2. 64L RV1. 19~1.78L健康女性成人:FRC1.58~2.00LRV1.02~1.40LRV的预计公式:男性一 0. 030Ht+0.019Age- 3. 23女性- 0.032Ht + 0.009Age-4.35(Ht代表身高,Age代表年龄)

FRC的预计公式:男性一0.068Ht+0.012Age- 8.75女性一0. 047Ht + 0.010Age -4.85FRC和RV增高表示肺内充气过度,只是过度充气应视为生理的。由于病理变化所引起的充气过度主要见于:1.病变所引起的肺弹力减退(如肺气肿),肺泡过度扩张(甚至破裂),此时RV增加,且不能复原。

2.支气管部分阻塞(如支气管哮喘),吸入的气体难以排出,肺泡内压增高,肺泡过度膨胀,使FRC和RV增加。在开始阶段,肺组织弹力尚好,只要解除支气管阻塞,充气过度还可以消失,RV亦能恢复至正常限度。若病理损害长期存在,肺组织失去弹性,充气过度则不能恢复,FRC、RV持续增加,终至形成肺气肿。

3.肺切除术后.如切除部分过多,由于胸腔内压的变化,可引起健康肺的代偿性过度膨胀,久之也可能形成肺气肿。

4.胸廓畸形(如脊柱后侧凸),可使胸部呼吸运动受限。肺为适应此种变化.引起一部分肺泡过度膨胀。

为衡量有无肺气肿存在,在体检时,常采用残气的相对值,即残气/肺总量百分比为19. 8% ~ 30.7% ,根据Mately氏经验,残气/肺总量在25%以下为正常,25%~ 35%为轻度肺气肿,35%~45%为中度肺气肿,45% ~55%为重度肺气肿,55%以上为极度肺气肿。

(四)闭合气量(CV)和闭合总量(CC) CV 是指下肺区小气道开始闭合至呼气结束的呼气量,CC代表小气道开始闭合后的肺容量,等于CV+RV。

常用弹丸法或一口气氧稀释法测定N;浓度差。N:气在正常肺内分布是有差异的,坐位时胸内压自上而下逐渐增高,每下降1 cm胸内压递增0. 25 cmHO2;呼气时,当胸内压升高超过小气道闭合的临界压力,肺下部小气道闭合,故呼气末呼出的是肺上部气体,开始吸气时,气体首先进入小气道未闭合的肺上部,由于肺上部的气体“先进后出”,因而产生的分压在肺内的差异,肺上部N2气由血液向肺泡内弥散,肺下部由肺泡向血液内弥散,测定CV时,在缓慢而匀速的呼吸过程中,肺上部肺泡内N2分压逐渐递增,在CV曲线第N相表现N2浓度曲线突然升高。

CV、CC为肺容量的组成部分,受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影响,为排除体表面积的干扰,用CV/VC% ,CC/TLC%来表示。

健康两性成人:CV/VC%6.14~14. 7CC/TLC%33. 29~41.01正常健康人CV很少接近残气量,常规呼吸功能测验不出,小气道疾病时,因管腔阻塞,等压点移向肺泡端,CV增加,故CV测验能早期发现小气道功能异常。当CV/VC%异常增加而CC/TLC%正常时,表明仅有小气道病变尚未引起肺气肿,如仅有CC/TLC%增加而CV/VC%正常时,为早期肺气肿的象征,两者均增加,提示小气道病变引起肺气肿。但是,CV测验受一些因素影响,尤其严重肺气肿时,随着气道阻塞和吸气分布不匀加重,吸氧法测验肺上下区N2浓度差减少,深吸气时下区小气道先陷闭表现不明显.因而减逊CV反映小气道功能的可靠性。当FEV明显减退.

时,CV测验已失去诊断价值。

(五)肺总量(TLC) TLC 等于IC+FRC或VC+RV.

健康男性成人:5.02~5.97L预计值公式:0.094(Ht)-0.015(Age)- 9.167健康女性成人:3.46~4.44L预计值公式:0. 079(Ht)- 0.008(Age)-7. 490肺总量减少见于肺纤维化、肺水肿、大叶性肺炎、肺不张以及胸膜、胸壁病变限制肺扩张、肺切除等。肺总量增加主要见于肺气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