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检查对身体有害吗?

大家都很担心X射线检查对身体有害,那么有没有危害呢?让我们跟着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最常用的是X射线检查。体检中,胸部X射线检查基本是必查项目。以前多采用透视检查,但现在多被辐射剂量更低的胸片替代了。X射线成像是基于人体组织的密度差异,密度高的组织在X射线片上呈白色,密度低的组织则呈黑色。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流感疫苗。

大家都很担心X射线检查对身体有害,那么有没有危害呢?让我们跟着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

医生的火眼金睛一X射线检查

人眼所能看到的,只是入体的表面,谁也没长一双透视眼,不能看到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但当我们怀疑身体里面有病变的时候,除了听诊和触诊,我们更希望能直接看到病变的样子,于是就开发了很多影像学检查方法。最常用的是X射线检查。体检中,胸部X射线检查基本是必查项目。以前多采用透视检查,但现在多被辐射剂量更低的胸片替代了。

体检必查项目

胸部X射线检查。

检查目的

发现心、肺、胸膜、膈肌、纵隔等病变,协助判断病变性质。

检查原理

X射线成像是基于人体组织的密度差异,密度高的组织在X射线片上呈白色,密度低的组织则呈黑色。X射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当X射线透过人体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胶片,上的X射线量就有差异,而形成了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报告解读

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会附上胸片和胸片的读片报告。对于胸片,想要直接从那上面读出健康与疾病的信息,没有几年的专业训练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读片报告上,这是专业医生为你的胸片做的专业解读,好比把“天书”翻译出来了。

报告倒着看

一般读片报告分为两部分一一一 影像描述(所见)”和“影像学诊断和建议"。医生会先写“ 影像描述”,再给出“影像学诊断和建议”。但我们阅读的时候,可以先看“ 影像学诊断和建议"这一部分,因为我们所关心的是自己的检查结果有没有异常,正是这一部分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们看到一行大字“心、肺、膈未见异常" ,那就可以放心了,说明一切正常。如果提示陈旧性病变,如“左上肺陈旧性肺结核”,那说明你曾经患过肺结核,对现在的健康也没有大的影响,不用太担心。如果提示现有病变,如“肺炎可能性大,结合临床”,那就要赶快去医院查一查了,看看到底得了什么病。看完了影像学诊断,心里有个谱,再回过头来细看影像描述部分。

胸部X射线检查的读片报告中,有一些影像学专业术语,如“肺纹理”“类格局”等,这些名词看着可能有些云里雾里的,下面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几个出现频率特别高的术语。肺纹理增粗:肺纹理就是肺血管,肺纹理增粗一般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表现,长期吸烟和心脏病也可以导致肺纹理增粗。如果仅仅在“影响描述"中报告肺纹理增粗,在“影像学诊断”里没有给出相应诊断,那么一般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不用担心。

肋膈角变钝:助膈角是指横膈上方两侧,靠近胸廓边缘处,与助骨内缘构成的角。正常情况下,肋膈角清晰锐利。肋膈角变钝往往提示胸膜粘连,是胸膜炎和胸腔积液的表现。

肺门影增大:肺门影是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和投影,肺门影增大多与结核、恶性肿瘤及心脏病有关,除肺门影增大外,肺内一般也会有相应改变。

肺内片状模糊影:肺组织含气,所有正常肺野应该是透过度良好的低密度影,如果出现片状模糊影,多半与炎症有关,偶尔可见于出血。肺部小结节:肺部小结节是指单个、直径小于3厘米、边界清楚的病变。出现肺部小结节,一般人都很担心,害怕自己得了肺癌,其实肺部小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肺大疱:正常肺泡直径约6毫米,如果肺组织被破坏,多个肺泡融合,形成直径大于1厘米的含气结构,就称为“肺大疱”。肺大疱多与肺气肿有关,也可见于气胸和一些肺炎。

钙化点: 一般来说,钙化是病变的结局,就好像皮肤上的瘢痕,它本身不是病变,而是病变痊愈后的痕迹。出现钙化点一般提示陈旧性病变,如陈旧性结核等。

就医指南

遇到胸片有异常的情况,应前往呼吸科就诊。

相关检查

痰液检查

查找致病菌或癌细胞等。

肺部CT检查

进一步明确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支气管镜检查

直观显示呼吸道情况,取组织进行活检。

肺功能检查

评估肺功能,指导肺部疾病的治疗。

观察重点

留心有无咳嗽、咳痰、胸闷、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观察痰的颜色、形状,是否带有血丝。

养护要点

戒烟。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流感疫苗。适当进行跑步、游泳、健美操等有氧运动,增加肺活量。多吃如银耳、雪梨、百合、藕、枇杷、鸭肉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以利于稀释痰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