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小病不用去体检,自己扛扛就好了,到了真的身体难受时又在想为什么不早点来医院进行体检呢?所以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体检究竟能不能发现病情吧!
体检是“早发现”最好的办法
上面说了那么多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怎么才能做到疾病的“早发现”呢?有些疾病可以自查,比如乳腺癌,可以每月进行乳腺自查,从而及早发现肿块。但毕竟能够自查的疾病很少,而且受自查水平的限制,经常会遗漏病变。还有一种早发现手段是去医院看病时,通过相关检查“偶然”发现未知疾病。但这种“幸运”的事毕竟可遇不可求,我们不能指望去医院-趟, 医生就能发现我们身体里所有的异常。说到底,我们还是应该“主动出击”,这就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为了身体健康,对待体检,应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万时体检,定期复查,但也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适度检查。不要有“等"的思想,人等病,病可不等人。一次体检没有异常,也不要掉以轻心,疾病是不断发生发展的,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一次检查没问题不等于一辈子没问题,应该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最早期的疾病苗头。同时,不要因为“不差钱”,而一味地追求检查项目“高大全”,选择适合自己年龄、身体状况的检查,才是最明智的。
说到定期体检,到底“定期”是多长时间检查1次呢?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体检时间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情,不能简单地说是1年1次还是2年1次。
一般来说,全身常规体检的频率与年龄相关。全身常规体检的检查项目一般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和肿瘤标志物等。
这里给出的只是一个笼统的建议, 针对的是身体健康或大致健康的人群,如果患有肿瘤或慢性病,或者已经出现某些化验指标异常,应根据医生建议,缩短体检间隔。
不同检查项目的检查频率也不尽相同,以下给出一个各年龄段检查频次的大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