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检查什么的

在被检者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凝固的时间,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它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受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秒)/正常人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秒),参考范围为1.0±0.15。因此做PT检测时必须用标有ISI值的组织凝血活酶。

在被检者血浆中加入 Ca2+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凝固的时间,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它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参考范围

仪器法:11~13 秒,超过正常对照值 3 秒为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 受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秒)/正常人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秒),参考范围为 1.0±0.15。

国际正常化比值(INR)=PTRISI,参考范围为 1.0±0.1。

ISI 为国际灵敏度指数,ISI 越小,组织凝血活酶的灵敏度越高。因此做 PT 检测时必须用标有 ISI 值的组织凝血活酶。

【异常结果解读】

1.INR 是口服抗凝药是否适量的监测指标,我国推荐 INR 最适值为 2.0~3.0。

2.PT 延长 见于:① 先天性凝血因子 Ⅰ、Ⅱ、Ⅴ、Ⅶ、Ⅹ 缺乏;②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 K 缺乏、纤溶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口服抗凝药物和血液循环中有异常抗凝血物质。

3.PT 缩短 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 DIC 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深静脉血栓(DVT)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