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女性试管婴儿成功率高吗

所以很多高龄妈妈都选择了试管婴儿这种方法,那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到底高不高呢?高龄女性试管婴儿成功的可能性35岁以上女性有试管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专家表示,35岁以上的高龄女性想要做试管婴儿还是要谨慎。高龄患者做试管婴儿要学会坚持,同时要懂得放弃。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从生理角度出发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生育年龄。尤其是女性,处于最佳生育年龄的,产前产后都会比高龄女性少吃很多苦,包括孩子的健康问题也会相对高龄女性少出现。所以很多高龄妈妈都选择了试管婴儿这种方法,那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到底高不高呢?

高龄女性试管婴儿成功的可能性

35岁以上女性有试管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专家表示,35岁以上的高龄女性想要做试管婴儿还是要谨慎。因为,对于高龄女性来说,身体的各项机能已不及年轻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的质量也在不断地下滑,怀胎会比较困难。

而且由于高龄产妇的染色体异常几率很高,导致妊娠的风险也会很大,不仅会出现早产和流产现象,还会导致唐氏综合症之类的病症发生,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地影响。

为什么要尽早选择试管婴儿

从医学角度来说,女性在26岁到30岁之间,孕育的各项机能是最佳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生育也是最好的。而过了这个年龄段之后,女性的生育机能就会逐年减退,随之生育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大。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年龄并不是绝对控制生育的一个条件,对于我们最有利的武器还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条件。有些人的年龄虽然大了一点,但不排除身体机能好的可能,如果卵巢、子宫等功能良好,生育的机会还是非常大。

25-60岁试管婴儿成功率查询
25岁试管成功率26岁试管成功率27岁试管成功率28岁试管成功率29岁试管成功率30岁试管成功率31岁试管成功率32岁试管成功率33岁试管成功率34岁试管成功率35岁试管成功率36岁试管成功率37岁试管成功率38岁试管成功率39岁试管成功率40岁试管成功率41岁试管成功率42岁试管成功率43岁试管成功率44岁试管成功率45岁试管成功率46岁试管成功率47岁试管成功率48岁试管成功率49岁试管成功率50岁试管成功率51岁试管成功率52岁试管成功率53岁试管成功率54岁试管成功率55岁试管成功率56岁试管成功率57岁试管成功率58岁试管成功率59岁试管成功率60岁试管成功率

高龄女性做试管婴儿应具备什么条件

1、必须要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测

年龄虽然是制约试管是否成功的条件之一,但是并不是说高龄是不能做试管的,临床上,很多高龄女性通过试管怀孕,孕育了健康的宝宝。做试管前,夫妻双方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女方需检查: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肝炎六项、TORCH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盆腔超声检查、液基细胞学等检查。

2、较为适当的经济条件

试管婴儿技术虽然逐渐普及,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手术,手术环境、手术器械、手术医生等等都是需要最好的。且治疗过程中会根据每个人的患病程度来用药、制定手术方案,所以每个人的消费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试管婴儿的费用还是较多的,所以要做试管婴儿,经济条件不可或缺。

3、健康的身体

要知道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是做试管的先决条件。虽然说女人40岁是一个适合做试管婴儿的年龄分水岭,但近年来发现很多虽然没有到40岁的人群身体素质也极差,这主要与当今生活环境、社会压力有很大关系。所以如果想要做试管婴儿,身体素质一定要高,这样才能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

4、拥有一个乐观的心

高龄女性在做试管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是由于女性压力过大、抑郁、焦虑都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受孕受阻,所以说,高龄女性在做试管时一定要调理好心态。

5、生活方式要规律

如果打算做试管的夫妻,一定要在移植的前三个月或者半年,要开始戒烟、戒酒,从而避免受孕以及胚胎的发育受到影响。但是也要劳逸结合,要进行适当地进行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营养的供给。性生活也要规律,不能过度。

高龄女性做试管婴儿应注意什么

1、生育力评估

对于高龄女性进行试管婴儿前一定要进行生育力评估,若有自然生育的可能,可先自然试孕半年,不成功的话,要尽快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助孕,避免卵巢功能的进一步退化。

2、调整心理状态

高龄女性由于自身卵巢功能的不足,心理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心理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女性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不规律。较新有研究证实高龄可能不是影响试管婴儿活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建议高龄女性心态要放轻松,顺其自然。

3、积极配合治疗

针对高龄女性应更为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相对于输卵管病变及男性精液等不孕因素,患者年龄及卵巢功能更为重要。针对此类患者,医生会进行个体化治疗,切勿错过治疗时机。

4、知进退

高龄患者做试管婴儿要学会坚持,同时要懂得放弃。试管婴儿确实可以解决很多不孕夫妇的问题,但不是所有夫妇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及心理条件),应坚持。但对于不具备条件的患者,放弃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