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道,铁观音风靡全球

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很早就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安溪产茶已逾千年,勤劳的安溪茶农,不仅培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安溪铁观音,积累了一整套完整的种茶、制茶、审评、品饮的独特技艺,并形成了独特的民风茶俗,创造了古老、绚丽的安溪茶文化。

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很早就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安溪产茶已逾千年,勤劳的安溪茶农,不仅培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安溪铁观音,积累了一整套完整的种茶、制茶、审评、品饮的独特技艺,并形成了独特的民风茶俗,创造了古老、绚丽的安溪茶文化。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底蕴深厚,品味高雅,兼备“天、地、人”,集历史、宗教、民俗、礼仪、园艺为一堂;融诗联、书画、音乐、舞蹈、戏剧于一体;荟萃百家精华,极具地方特色,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精品”,是中华茶文化和闽茶文化一朵亮丽的奇葩。

烹茶四宝

安溪茶道的蓬勃发展

安溪茶道历史悠久,早在清雍正年间,也就是两百多年前,名茶铁观音在安溪西坪尧阳问世。之后,黄金桂、本山、毛蟹等名茶相继问世,与铁观音合称安溪“四大名茶”。随着“四大名茶”的降生,使安溪茶叶品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和新的飞跃,也使安溪的品茶艺术愈加文雅,为安溪茶道的形成与成长奠定了坚真的基础。安溪人引以为傲的安溪茶道也风靡全球,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安溪茶道“烹茶四宝”

这一时期,安溪人对泡饮乌龙茶的茶具已十分讲究。1937年,庄灿彰的《安溪茶叶调查》载:“安溪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贵,以小为上,一壶数十金者亦之。”由于受潮(州)汕(头)地区的影响,文人墨客、富裕人家的家中根本都置有小巧精巧的茶具,称为“烹茶四宝”,即:

1、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风炉,有陶质的、有白铁皮的。

2、玉书——扁平薄陶的烧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

3、孟臣罐——江苏宜兴产的紫砂壶,容水量约50毫升。

4、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4只,每只容水量5毫升。

那时候的人们,以此泡茶品饮,视为典雅之举和身份的象征。

潮汕炉

安溪茶道的水质要求

茶道是以茶招待宾客所形成的一整套礼仪或仪式。如饮茶用具、泡茶方法、饮茶体式格式、茶室布置、礼仪礼貌等都有具体的划定和要求。

在泡茶用水方面,则讲究利用早晨人所未汲过的“早水”、天然流动的山泉“软水”。住在山上的人家若遇多年难得的雪,则收集雪水珍藏,称为“轻水”。明末清初,安溪县治东隘门外有一位泉,名为“圣泉”,以此泉水冲泡“安溪茶”,茶汤醇厚,香馥味苦,到达好茶好水相得益彰,一时曾为文人墨客视为时髦。

安溪蓬莱山清水岩寺有一位泉,也称“圣泉”。《清水岩志》载:“泉自石出,味苦且洌,长年不竭。游人到此,饮之清心,沐之祛秽,瓶装带回,用以驱灾凝祥,是曰圣泉。”昔人游览清水岩寺,以“圣泉水”冲泡“清水岩茶”,身处名山胜景,品名水名茶,被誉为绝佳享受。

安溪茶道的水温要求

在用火及煮水上,安溪祖先讲究用苦蔗渣或木炭生火。煮水时要大火急沸,待煮到“虾目”转“鱼目”的“一沸水”时即行冲泡。现代茶道也讲究“一沸水”,这也是目前社会所公认的,泡铁观音茶叶最忌讳的是“冷味”,因此最佳温度就是100°左右。用这个温度的水的话,能使茶叶的香气能够激发出来,让茶叶香气发挥到极致,泡出来的茶叶更清香宜人了,更符合大众的感官味觉。

冲泡茶叶尤十分讲究。为讲究卫生和提高水温,在冲泡前要先用开水烫热茶具,再将冲泡第一遍的茶 水立即倒失落,第二遍冲泡时又要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刮去,然后还要在壶外重淋开水加温。

安溪茶道的十八道程序

随同着历史的成长,安溪逐步形成了一套怪异的“安溪乌龙茶茶道”,共有十八道程序:

1.山泉初沸、2.孟臣沐霖、3.乌龙入宫、4.悬壶高冲、5.春风拂面、6.孟臣重淋、7.若琛出浴、8.玉液回壶、9.关公巡城、10.韩信点兵、11.三龙护鼎、12.鉴赏汤色、13.喜嗅暗香、14.初品偶茗、15.再斟玉液、16.品啜苦霖、17.三斟石乳、18.意会韵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