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铁观音大师赛进入复赛,六大亮点彰显

据介绍,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以“茶者匠心·国饮飘香”为主题。本届大师赛从4月20日起,将持续至10月下旬,历时6个多月。届时,大师赛将评出“安溪铁观音大师”两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安溪铁观音名匠”8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

近日,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铁观音大师赛进入复赛阶段。在评茶比赛上,选手们需要分辨出16个茶样,包括5个茶类识别、9个品种和香型识别、2个混合样识别,争夺非常激烈。第二轮理论知识集训,则帮助参赛选手提升知识储备,迎接下一阶段的讲茶、制茶、茶园管理等比赛环节。本次评选出现了以下几大亮点:1、参赛名额提升;2、选拔更严格;3、竞争更激烈;4、新面孔初露峥嵘;5、参赛种类繁多;6、参赛环节一丝不苟。

一、铁观音大师赛复赛的6大亮点

1、参赛名额提升

据介绍,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以“茶者匠心·国饮飘香”为主题。本届大师赛从4月20日起,将持续至10月下旬,历时6个多月。届时,大师赛将评出“安溪铁观音大师”两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安溪铁观音名匠”8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

本次评选是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经典延续,既赛种茶和制茶,又赛讲茶和评茶,还进行综合考评,力求打造一批集种茶、制茶、评茶、说茶各项技能于一身的实力派安溪铁观音大师与名匠。

据安溪县茶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刘青洲介绍,本届大师赛从春茶开始进入赛事活动,一直持续到秋茶制采,在保障高标准、高质量、公平公正、可持续办赛的基础上,结合茶季制采实际,倒转比赛流程,能简化即简化,系统科学规划、赛前发布各项赛事安排,方便参赛选手掌握赛事信息,做好赛事准备,发挥出高水平。同时,在首届大师赛的带动下,安溪茶人参赛热情高涨,本届大师赛将复赛名额提高到60人,并降低复赛淘汰率,40人将进入决赛,选手们可有更多机会,更为广泛地参与赛事。

刘金龙

2、选拔更严格

据了解,本届大师赛持续至10月下旬,历时6个多月,将评出“安溪铁观音大师”两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100万元,评出“安溪铁观音名匠”8名,各奖励工作研究经费5万元;既赛种茶和制茶,又赛讲茶和评茶,还进行综合考评,打造一批集种茶、制茶、评茶、说茶各项技能于一身的实力派茶业人才。

记者了解到,与去年的选拔规则不同的是,今年先进行选手培训,再进入做茶评茶等实际制茶技能评比,而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赛制则是先进行制茶技能考核评选再进行培训。据安溪县茶管委办常务副主任刘青洲介绍,这样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选手的整体素质,能够以最佳状态备战复赛。

3、竞争更激烈

14日,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评茶比赛在安溪茶都三楼多功能厅举行,58名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复赛选手参加角逐。相比于往年,此次评选赛竞争更为激烈,这也是本次复选的主要亮点之一。

大赛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大师赛将“茶园管理”能力列入重要考核项目中。复赛选手需选取本人长期经营管理的茶园作为考核项目,在乡镇范围内公示后送报安溪县农茶局,由县农茶局对进入复赛选手选定参赛的茶园建档立卡,追踪管理,组织评分,选手茶园管理的成绩纳入决赛选手总成绩。凡发现不符合参赛标准的,则取消比赛资格。

安溪铁观音好喝一身轻

4、新面孔争露峥嵘

本届的参赛选手多数是新面孔,也不乏有詹朱祥、刘金龙、黄培江、詹文字等去年实力强劲的制茶高手们。“说茶”记者现场采访了部分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对于今年的赛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和信心。

5、参赛种类繁多

据安溪县茶管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加勇介绍,此次复赛的种类涵盖了陈香型、浓香型茶样,需填写香型和品种,香型写陈香或浓香,品种写铁观音或色种茶;品种样范围为安溪六大茶叶品种,即铁观音、毛蟹、本山、黄金桂、大叶乌龙、梅占;茶类识别只需填写茶类名称。评茶比赛主要考察选手对中国六大茶类、安溪主要当家茶叶品种等茶叶的认知能力,以及选手对茶叶审评基础知识、操作技术规范的掌握程度。

陈加勇告诉记者,评茶比赛一方面是要考核选手对中国六大茶类和对安溪茶叶品种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要考核选手对于茶叶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审评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是否规范。

记者在茶都三楼多功能厅内看到,58张茶叶审评桌整齐排列,盖瓯、茶碗、茶样、天平,一字排开。根据比赛说明,试卷满分100分,选手们需在90分钟内,分辨出16个茶样,包括5个茶类识别、9个品种识别和香型识别,2个混合样识别。

参赛茶样

6、参赛环节一丝不苟

上午9时30分,选手们通过抽签确定序号进入比赛场地。察看干茶色泽,称重,冲水闻香,细品慢咽,展开泡过的叶片,仔细辨别……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选手们都铆足了劲,各显身手,争取赛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时间一点点流逝,短短的90分钟一晃而过。经过评委改卷,安溪县虎邱镇参赛选手陈春以98分的成绩获得评茶比赛环节第一名,安溪县长坑乡刘协宗、凤城镇陈少训、西坪镇王木辉均以92分的成绩获得评茶比赛环节第二名。陈春表示,正是因为热爱铁观音,才在13年前扎根于安溪,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跟自己平时的努力和积累,以及更多地和老前辈学习这两方面是分不开的。

“茶叶审评要用眼、鼻、口等感官辨别,这需要靠长时间的品茶、辨茶经验积累。希望通过比赛提高自己对茶知识的认知水平,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来自安溪县龙涓乡的参赛选手刘金龙是第二次参加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上一届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对于评茶考试这个环节,他也非常细心谨慎。比赛中,他沉着镇定,观茶色、闻茶香、品茶汤……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在辨别叶底时,他还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手电筒,仔细观察冲泡过的叶片,力求取得满意的成绩。30岁的陈少训是今年评茶比赛中最年轻的选手,他说,自己平时就喜欢去接触、学习不同的茶叶品种,虽然评茶技能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但自己还是非常有信心。

选手制茶

二、重点提高选手知识储备

第二轮理论知识集训开启,旨在重点考察选手对茶业知识理解和表达。据悉,第二轮理论知识集训结束后,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将紧接着展开讲茶环节比赛,通过演讲和问答两个方面的比赛。

20日上午,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举行了书面答题比赛,同时开启第二轮理论知识集训,帮助参赛选手提升知识储备,迎接下一阶段的讲茶、制茶、茶园管理等比赛环节。

活动当天,52名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复赛选手首先进行了一场书面答题比赛。据了解,试卷由100道题组成,主要考察选手对茶叶基础知识、茶园种植管理、茶叶制作加工技艺、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的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考试范围以《茶学概论》《安溪铁观音知识问答》为主,此项比赛的得分占复赛成绩20%。

在历经80分钟的答题比拼之后,共有3名选手得分在90分以上,其中,全场最年轻的选手陈少训以94分获得书面答题比赛第一名,在上一次的评茶比赛中,他也以92分并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备受关注。陈少训表示,理论考试是年轻人比较擅长的内容,自己平时对于书面的知识积累比较多,所以考得还挺不错,但后续的讲茶环节需要演讲技巧和临场发挥能力,这是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还需更加努力。

书面答题结束后,选手们立即投入到第二轮理论知识集训。在3天的时间内,他们将学习演讲技巧、茶业审评、宣传营销、加工技术原理表述、审评规范与术语表达等多个课程,全方位提升专业知识储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