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茶王是怎么评选出来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茶王赛源自于古老的传统斗茶活动。到了清末民初,“斗茶”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名茶评比活动,评出的第一名称为“茶王”。安溪“茶王赛”的高潮是铁观音“茶王”的出炉,在每次的茶王赛上评出第一名的铁观音茶样,人们就称之为铁观音“茶王”,也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观音王”。

铁观音茶王赛,安溪本地叫“斗茶”,也叫茗战,始于唐兴于宋盛于现代,这是中国这一茶叶王国的古老习俗。这种习俗在全国各地大都式微,而在乌龙茶的故乡──铁观音发源地,这一民俗与茶叶一起繁衍生息,经久不哀,几乎年年举行茶王赛。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王赛正迅速的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蔓延开来,熟知茶王赛的人们越来越多,那么这茶王究竟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呢?其评分鉴定依据的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斗茶”世界吧!一起探秘这神秘而古老的“茗战”!

斗茶

一、茶王赛起源

茶王赛源自于古老的传统斗茶活动。宋之后在福建民间广为流行。清朝初期,由于铁观音的发现和制作技术的成熟,从而衍生了“功夫茶”的冲泡方法,也给“斗茶”注入了新鲜血液。到了清末民初,“斗茶”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名茶评比活动,评出的第一名称为“茶王”。

此后,民间习惯上把有组织、上规模的名茶评比活动称为“茶王赛”。安溪“茶王赛”的高潮是铁观音“茶王”的出炉,在每次的茶王赛上评出第一名的铁观音茶样,人们就称之为铁观音“茶王”,也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观音王”。“观音王”的产生需从村、乡(镇)、县层层筛选、严格把关,由众多的参选茶样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实在不易,其数量也可见一斑。

现如今在铁观音原产地安溪县,每到春秋茶季,凡有种茶者都选取最佳茶叶,精尽自我技艺,以期在乡邻斗茶中能胜他人几水。茶王赛是一场茶叶品质鉴定盛会,是一次种茶制茶技术的行业竞技和交流,有效地促进种茶制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能在茶王赛中斩获佳绩是对参赛者制茶工艺的肯定,是每个茶人的殷切心愿,茶王则代表了行业最高的制茶技艺,更是所有茶农和茶商的事业追求。

茶王赛自唐代以来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安溪已不是一般的饮料,而是成为了一种传统、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一种典雅的艺术,更是一种传播铁观音茶文化的有效方法,是安溪铁观音腾飞的有力推手,其价值性不言而喻。

茶道与文学、艺术、民俗等发生了联系,便出现了诸如茶诗、茶歌、茶画、茶道、斗茶、茶王赛等一系列文化表现形式。安溪在千余年的种茶、采茶、植茶、饮茶、斗茶、贩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其中源自民间的茶俗茶事,更堪称闽南一绝,实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

二、茶王赛评分标准

日前,一场盛大空前的“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在安溪茶都顺利举行,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本次茶王赛国家一级评茶师陈国泉陈老师,据陈老师介绍茶王赛评选是有标准可寻的,并非全靠个人主观意识来进行,其评分标准最终结果则与其他赛事(如体育比赛)等如出一辙,需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依据平均分值而得出最终结果。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全程盲选才是评定茶王的精髓所在,换句话说,也就是评茶师是无法知道哪些茶样是哪家的。

据陈老师介绍,这茶王赛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还需要一定的品鉴水平,以及天赋(味觉和嗅觉等);其次,虽然判断的指标都是那么几个,但每种茶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指标比重也因人而异,比如绿茶赏形,乌龙重香气滋味,因此铁观音的评分标准则比较注重香气和滋味,其分值也相对来的高一些。

茶王赛评分标准

铁观音如何判断其品质,在斗茶比赛中,一般按照喝茶顺序评比五项。即:茶干外形(10分)、汤色(5分)、香气(30分)、滋味(45分)、叶底(5分)。

1、干茶外形(10分)

干茶外形是第一印象,铁观音外形一般都是这么描述的,条索卷曲、壮结、沉重,色泽鲜润,传统工艺的茶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俗称“蜻蜓头,青蛙腿”

然而,对大多人而言,“蜻蜓头,青蛙腿”实在很难想象,现实中也难以找到参照,这是我给外形10分权重的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铁观音现在普遍利用机器制茶,不管是好茶还是劣质茶,都可以加工成很好的外形。个人认为,好的铁观音外形,不能太紧,过紧在挑梗时很麻烦,太松的话易碎

(市场上很难看到“绿叶红镶边”的铁观音)

有些茶友会以“绿叶红镶边”为参考标准,认为叶形完整才是好茶,这是错误的。“绿叶红镶边”是传统铁观音制法,目前市场主流清香型铁观音是没有红边的,为了保持外形美观、茶汤清澈透亮和清纯度,制作时会把红边去掉,属于工艺的进步。这10分主要看大小和颜色。

2、汤色(5分)

按照国家标准,铁观音在大类上分浓香型,清香型和陈香型,清香型又有正味、消青、消正、消拖、拖酸等,由于制作工艺上的区别,茶汤的颜色也就很多元,有淡绿,绿中带黄,黄中带绿,金黄色等。

所以,茶汤颜色并不是主要参考指标,汤色的参考指标具体来说是色泽,不管哪种类型,色泽鲜亮为上,色泽晦暗则不佳。

3、香气(30分)

说铁观音香气,必说兰花香,然而这个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个问题:什么是兰花香?而且不是所有铁观音都有兰花香,优质的铁观音才有明显有馥郁的兰花香,除了兰花香,还要看香气的纯度和持久度,纯,即香气中不能有杂味和青味,有杂味的茶香气再高也不是上品,持久度则是以幽香馥郁持久为佳,幽香并不是香气低,而是能明显闻到,但又不感到冲。

有一个常见的陷阱就是有些卖家会把香气的高低当做指标灌输给你,很多茶友误以为香越高品质越好,目前市场主流清香型铁观音属于轻发酵制法,按香气高扬程度:拖酸>消青>正味。但高档铁观音往往都是正味的,正味铁观音香气讲究“幽而远”,淡雅但香气绵长,对肠胃刺激较小,深得老茶友喜爱,香气或幽长淡雅,或高扬丰富,并无高下之分,不能单以香气高低论英雄,要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4、滋味(45分)

评价铁观音茶汤滋味优劣有以下:顺滑感、苦涩度、回甘、耐泡度、丰富度等五个参考指标。

(1)顺滑感

指茶汤入口非常柔顺,有点黏稠像油一样,有穿过牙缝的感觉,感觉茶汤在口腔里化开。但这个对品饮者的味觉灵敏度有一定要求,或需要较丰富的品茶经验

(2)苦涩度

茶中富含多酚类物质和茶碱,正所谓不苦不涩不是茶,但好的铁观音允许入口微苦,但如果持久不退则茶品不佳

(3)回甘

好的铁观音回甘快,且持久

(4)耐泡度

“七泡有余香”是对铁观音耐泡的最佳诠释了,极品铁观音可冲7泡以上,劣质铁观音三泡以后就会有水味

(5)丰富度

这个就像沙漠和热带雨林,沙漠一眼到头都是黄沙漫天,美则美矣,难免单调,而热带雨林则生意盎然,动植物遍布。优质铁观音多产自内安溪高山区,叶片肥厚,内含物质丰富,茶汤滋味比较醇厚

5、叶底(5分)

一般来说,经过前面四个审评,最后的叶底参考价值更多是一种对前面判断的佐证。因为如果前面四个指标都比较好,那么叶底肯定不差,好的铁观音叶底肥厚有光泽。铁观音主流的工艺是去红边,所以叶底是否完整并不是绝对指标,只要不是太过细碎就可以。

三、铁观音茶王的品质特征

总的来说,铁观音主要分浓香型,清香型和陈香型,而在清香型分类比较细。所以在五个审评项上的参考指标是不一样的,但好茶也有共通性:茶汤鲜亮,香气纯正,茶汤丰富有层次,要想更好的掌握如何鉴别茶叶品质,唯有多试多喝一途,前提是掌握正确的冲泡方法,并多用对比泡,建立自己的参照基点,相信自己的品饮直觉,循序渐进。

而经过层层评选之后能够脱颖而出的铁观音茶王需要具备如下特征:观音王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