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炒股有些凌乱了

传播负能量并不是好习惯,但是最近A股确实传达除了满满的恶意。指数、个股说崩就崩。涨多的可以突然变脸,已经跌过的展示了向下还有很多空间。最近能有持续赚钱效应的,只有因为特殊事件造成的“突发行情”?,或者小盘的庄股,有那么一些“题材”。在这样的“恶意”下,相信大家做股票必然会有些烦躁、凌乱。

传播负能量并不是好习惯,但是最近A股确实传达除了满满的恶意。指数、个股说崩就崩。涨多的可以突然变脸,已经跌过的展示了向下还有很多空间。再然后,就是利空出来,个股会跌;利多消息放出也是利多出尽是利空,个股还会跌。

最近能有持续赚钱效应的,只有因为特殊事件造成的“突发行情”?(大多数人也不会买),或者小盘的庄股,有那么一些“题材”(那更买不到)。总而言之一句话,最近就不是挣钱的行情。

在这样的“恶意”下,相信大家做股票必然会有些烦躁、凌乱。这个非常正常,人如果做到完全的理性,就可能不是“人”了。但是如果在受到情绪影响的情况下,能稍微有那么一些冷静期,好好想想手中一些看上去业绩不错的个股,为什么股价就是跟不上。

那么在最近市场上没啥亮点(除了钢铁、煤炭等部分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个股上涨外)的情况下,就说说我对于一些板块的看法(当然这些基本都是我股池中涉及的板块)。

第一,银行。经历了2020年的上半年让利,但是因为下半年经济恢复情况的超预期(没想到全世界都崩了),反而银行业交出的业绩并不差。但是如今,突然外部的政治环境突变,让觉得可以停止让利的银行业,又突然变得不确定。同时,今年个人房贷,主要是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房贷进一步收紧,这十几年来银行最主要的优质贷款源也在变少,也直接造成了其业绩变差的预期。所以虽然第一季度各银行财务数据都不差,但是前途未卜。

第二,乳业。前一段时间一直说着乳制品消费需求增加,终端价格上涨,企业带来额外利润。因此在大盘震荡的时期,乳业企业的股价反而显得很坚挺。但是突然就开始跌了。有人说这个和某企业的倒奶事件相关——我们已经奶多的需要倒了。其实这次的倒奶事件只能说资本操纵舆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之前提及要求阿里剥离所有传媒相关资产也是基于这点;另外就是娱乐至上确实成为了如今全球的一个顽疾。这里就不得不提《人类简史》中提及的,随着人类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全自动”程度越来越高,不仅会出现一个“无用阶层”,而且这个阶层的人口数量会非常庞大。

言归正传,其实中国的乳制品是不足的,网上有这么一个统计,就是对标发达国家的乳制品消耗量,就知道我们的量远远不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饮食习惯、消费水平以及供给总量。

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把乳企看做一个“农牧行业”的公司,而是应该看做一个“快消”企业。那么其必然需要营销环境、庞大的消费和供给量、以及可控的成本。虽然国内乳企的前2大企业一直被诟病,但是其快消品的思维模式也促使了它更为成功。

那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如今乳制品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最近乳业企业的表现突然不好了。单说股价,也许因为前期涨多了,毕竟伊利股份可是上市以来股价成长性最好的5大股票之一。但是对于行业的预期,那就是进口奶其实对于中国乳企有一个比较大的量的补充,因为中国乳企缺奶源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在我们的自然条件和需求增长下,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因此进口乳制品其实是对于总量的补充。让消费者养成了消费乳制品的习惯,从而国内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现在中澳的脱钩,其实在乳制品进口方面,大洋洲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源,无非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个毕竟体量放在那)。而澳大利亚正常进口总量的减少,短时间内国内乳制品的供给总量会降低。那是不是价格可以涨了,乳企可以挣更多?

那这里就回到一个关键点,乳制品并不是生活必须品,人类可获得蛋白质的渠道很多。乳制品毕竟只是其中之一,而乳制品不能完全作为刚需品,而更多是快消品。而快消品快速涨价,特别是全阶层(包括对于价格敏感型的消费群体)覆盖的,那么快速涨价意味着消费群体的流逝。

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需求现在在增加,供给减少,那么价格会上涨,原奶价格会上涨。但是终端产品涨价太快必然会造成客户流失,但是原奶端的价格回落并不会降低。所以乳企可能面临着一个挑战,需要拿更多更贵的奶,但是终端价格并不能涨价或者涨幅跟不上。那最后反而利润降低了。所以外部的供给其实是“控制”价格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乳制品行业要发展其实需要足够的外部乳制品进口保证供给充足,来稳定奶源价格。给本土企业有更多发展、扩张的时间。

最后,说一下军工。当外部环境变差了,当我们军工产业升级开始了,大家觉得要“打仗”了,这不是利好军工板块嘛。好像很有道理哦,但是事实呢?其实我们还没有真正证明我们的军事力量可以冲破第一岛链,更别说第二岛链,以及“传说中的第三岛链”。

如果我们的军舰能够跟上走出去企业的步伐,就不会出现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一带一路协议、违反RECP精神的举动了(事实证明,如今的西方世界只相信谁拳头大,以德服人这种是不可能的,曾经那两个东印度公司才是西方世界认为可以有契约精神的根本方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就面临了两个抉择。让军工投入的增速大幅扩大!进入所谓的军备竞争模式,这当然可以利好军工企业。但是这会带来什么?其他民用经济、国家基础建设、其他产业升级资金的不足。甚至对于一般实体经济的伤害会造成“就业”这个国家根本数据的下滑。

另外一种抉择就是不加入任何的军备竞争,按部就班的,按比例甚至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降低军工的开支。那么军工的需求也必然会降低。

可能正是这些担忧和不确定,使得军工板块成为了今年最惨板块之一。

上面这些其实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判断,还是有些片面和自我的感情因素。看上去悲观的情绪更多一些,这是因为通过历史上发现,一个被孤立甚至走向闭关锁国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最强者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切灰暗了。

在某种程度我们其实要把西方企业和西方国家分开来看,如今外资在华投资还是增加的,中国走出去的步伐虽然有些放缓,但是至少意愿还是明显的。

因此外交层面的“冰河期”不能等同于经济环境的变差,而目前担忧和“情绪增强”的关键也就是未来半年乃至1年内,中国经济的数据,以及中国影响力能够辐射地区的经济数据。一旦证明搭上了中国这艘巨轮,国家就会变好,就有钱挣;同时证明即使有这些不友好的国家在政治上打压,但是并不能阻碍民间的交流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些国家现在的举动就是“纸老虎”,也真正确立了中国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地位,那么信心会逐步回升。

但是反之,如果我们的经济数据发生了“黑天鹅”,那么我们所担心的也就开始一一验证了。

下一篇:潜伏电力股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