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股民买不到好股票

之前有朋友问我买什么股票比较好,我很干脆的说当然是买中国最好的公司。朋友继续问何为最好的公司,我回答说好公司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接触感受到,很容易辨认,像腾讯、茅台、格力、平安之类就是最好的公司,不要说你不知道它们哈。

之前有朋友问我买什么股票比较好,我很干脆的说当然是买中国最好的公司。朋友继续问何为最好的公司,我回答说好公司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接触感受到,很容易辨认,像腾讯、茅台、格力、平安之类就是最好的公司,不要说你不知道它们哈。

为什么大家不买最好的公司?

话虽说起来简单,可是回到具体操作,却当真很少有股民买好公司,确实有点耐人寻味,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因为以下几点心理魔障在作祟:

1、盘子太大了。通常好公司不但知名度高,而且还是行业龙头,很容易和巨无霸一起划等号,虽然某些细分行业确实也存在小盘龙头,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行业最好的公司往往市值很大甚至最大。

2、股价太贵了。好公司大多是高价股,这个也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意思的是散户眼中的太贵,不是指估值意义上的贵,而是指绝对价格的贵。

3、涨得太慢了。好公司总是不温不火,很少有激情澎湃的连续涨停,股价的上涨用积累一词来形容比较贴切,哥们要的是快速暴富,真心有点等不及。

4、捡估值低的。知道看估值的,还算有一点道行的人,但这个时候价格洁癖就开始发挥作用了,龙头估值太高,龙三龙四便宜得多,一拍脑袋先求不亏再谈赚钱,捡便宜的搞。

大众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

上述逻辑事实上是极其荒谬的,经不起推敲检验,按照这个套路来,只能让我们与最好的股票失之交臂。

1、盘子大不代表不能涨。2007年那会儿,盘子过百亿都算市值比较大的主,突破1000亿的更是标准的巨无霸;而到了现在,几百亿的盘子根本不算个啥,过千亿市值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接近万亿以上门槛才称得上大咖。为何世道变化这么大,原因很简单,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创造和积累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二是通货膨胀带来的水涨船高,所以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在国内,很多行业其实早已度过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更容易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强者恒强是大概率事件,曾经我觉得1万亿市值的腾讯盘子大的难以想象,结果它到了5万亿。

2、高价股自然有高价的道理。马云的身价和普通人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有些东西就是比其他东西更值钱。有一种朴素的意识大行其道,认为100块涨到200块很难,5块涨到10块很容易,可是实际情况可能是人家的100块是货真价实的100块,而你的5块可能只值1块钱,撇开公司的实际情况谈股价高低是不可取的。

3、循序渐进赚慢钱才是股市正道。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股市中的短期暴富神话,但很明显这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的极小概率事件,难以有效模仿和复制,股市中唯一能仿效并复制的赚钱方法只有价值投资,与优秀企业长期相伴,享受企业发展红利,慢慢变富。或许你不信邪,觉得自己找到了高人点拨,可以赚快钱,事实上那些高人如果真有如此神技,闭门在家印钞票即可,哪需要跟你啰嗦布道,赚你荷包里那点小钱。也许你会反驳许多价值投资者一样在卖书赚钱,这又说到点子上了,价值投资者只会赚慢钱,没有暴富神技,当然很在乎小钱的积累。

4、太看重估值也挺害人。2017年因为估值问题,我放弃了尚处低位的招行、格力,选择了看似更低的兴业、海尔,现在看来这两家也还算是凑合,但是无论业绩还是资本市场表现,和招行、格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种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行业领头羊的竞争优势是很难颠覆的,既然要选为什么不选最好的。

好公司不给机会?

针对上述话题,有些人的反应可能是道理也许没错,但是最好的公司总是高高再上,从来不给机会,我等凡夫俗子无从下手,又有什么办法呢。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远的不谈就拿今年疫情来说,茅台、恒瑞、国旅都有过砸坑表演,你敢说不是好的介入机会,也许茅台、恒瑞、国旅砸坑的时间太短暂,你觉得还来不及反应就起来了,实在不好把握,可平安、万科、海康这些前段趴在地上的时日总不算短吧,你有把握过机会吗。

近期股市持续发力,特别是今天几乎是一柱擎天,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效应又开始发作,一片看牛之声如雨后春笋突然涌现,牛市真的来了吗?说实话,在股市浸泡时间久了,我越来越不喜欢去预测行情,一则因为这是一个永远绕不出来的迷宫,往往徒劳无功,市场并不会按常理出牌;二则对于永远满仓的人来说,预测市场的走向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2020年7月6日我的持仓市值又创新高,持仓市值从2014年元旦以来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刷新的过程,牛不牛市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相信社会经济是永远向前发展的,市场的方向只会是越走越高,牛市若来我笑纳之,牛市未至我等待之,迟早它会来。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