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千点徘徊的A股该如何是好

2440的新低,2958目前来说,盈利13.21%就已经是中位数了,A股的前10%是盈利69%。三季报及年报,概念热点追捧的力度将有所降低,净利润及净利润增速才是重点,大资金的风险偏好将会明显降低,业绩、业绩、业绩才是王道。

最近的行情,充分释义了利好兑现是利空这句话的含义,对于3千多只个股,我大致翻阅了一下,对于最近的个股走势行情,我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花样不少,走心的没有,要不高估,要不就是下不去手,现阶段就是值得入手的没有,进去挨套的不少,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呐。

纵观整个A股,5元股(含以下)的有839只,50亿股(含以下)1925只,30亿股(含以下)1021只,2元左右的股100多只,2019年1月4日创下了近些年的新低2440,现指数2958,上证涨幅21.2%,但是个股同比1月4日依旧下跌的有1055只,占比28.3%。

2440的新低,2958目前来说,盈利13.21%就已经是中位数了,A股的前10%是盈利69%。

最近网上有个梗,划重点,34%的收益率已经可以傲视一大帮人了,可见客观形势之艰难,行情走到这里,已经不是挣不挣钱的问题了,而是能挣钱就已经显得能力出类拔萃了。年底的行情越发艰难,对于最近的行情,如果选股能力不强,短线盘感不好的,我建议还是多看少动尽量减少操作。3000点的震荡行情,估计在这个位置还要磨蹭很久,前一段时间各路人马全面做多的口号犹在耳边,但是3000这个坎,估计真要踩踏实不再反复,我估计很难、很难。

三季报及年报,概念热点追捧的力度将有所降低,净利润及净利润增速才是重点,大资金的风险偏好将会明显降低,业绩、业绩、业绩才是王道。

本周港资前十位净加仓总金额情况一览:

五粮液+11.31亿/美的集团+10.79亿/海尔智家+9.99亿/海康威视+9.3亿/格力电器+8.69亿/兴业银行+5.43亿/宁德时代+3.84亿/福耀玻璃+3.71亿/万华化学+3.09亿/江苏银行+2.98亿

从港资最近的加仓来看,资金的主要视角还是放在业绩身上,加仓个股的PE普遍不高,属于被动防御式加仓位,加仓类型基本都是重资产低PE模式,风险偏好已经降到很低的程度了。

本周港资前十位净减仓总金额情况一览:

洋河股份-8.02亿/隆基股份-6.5亿/保利地产-4.66亿/牧原股份-4.21亿/华泰证券-3.01亿/平安银行-2.65亿/中国国旅-2.55亿/爱尔眼科-2.47亿/恒瑞医药-2.29亿/万科A-2.24亿/

从港资减仓来看,基本对前期涨幅较高的科技,形势严峻的地产,和部分高估的消费,以及一些涨过一波之后港资认为的一波流做出了减持。

形式分化的比较厉害,同一板块内港资加减仓位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这点来看,港资对于业绩的把控还是比较到位的。

11月8日RPS大于90股票池50-120-250

依照市值大小排序前十五,是市值大小而非强度排序。

恒瑞医药(600276)/牧原股份/立讯精密(002475)/爱尔眼科/中公教育/韦尔股份/闻泰科技/长春高新/山西汾酒/领益智造/中信特钢/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康泰生物/兆易创新

从强度指数整体排行来看,医药、大消费、5G高科技占据着绝大多数核心,最近医药异军突起,而5G高科技有力竭之势,虽然不知道还能走多久,但城头变换达旺旗,紧随潮流是大家挣钱的不二法门。

其实对于强度指数,在不了解个股基本面的时候,看强度指数就以猜的成分居多,其实对于股票好不好,到底能不能涨,就连我,都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有时候我也在思考强度指数的问题,关于强度指数,对于个股到底准不准,我不知道,强度最高的那90%-100%的那10%,其实我还是保留一定看法的,如果你作为一个马拉松选手,一段时间的领先,究竟能不能一直领先,我感觉还是保留一丝疑问。

对于我而言,如果要弱化自己的投资周期属性,并保证投资曲线的一定平滑性,在永不回撤的理论指导下,我选择自己着重分析的重点,落在70%-80%或者80-90%这之间,虽然股票买入后不是跌就是涨,但是这之间的涨跌,可能更平滑些,不如最终的那10%来的更剧烈,相比安全垫也可能更为厚实些多看少动,不要追涨,注重风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