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笔记之涨跌逻辑

从本科接触金融的第一刻起,无数的金融著作,业内大咖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对股市涨跌的根本逻辑。不像其他的理论总希望从一个科学或者推导的角度去分析股市的逻辑,行为金融学看到了股市的本质即交易者。

从本科接触金融的第一刻起,无数的金融著作,业内大咖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对股市涨跌的根本逻辑。所有的理论和实践分析看上去都挺有道理,什么DDM,DCF,相对估值法,但是总是感觉没有一个能够完美的去解释股市的涨跌,直到我看到了行为金融学理论。不像其他的理论总希望从一个科学或者推导的角度去分析股市的逻辑,行为金融学看到了股市的本质即交易者。

价格由供需决定,供需最终是由交易者决定,因此交易者的心理和行为,才是股市的根本逻辑。所谓的经济晴雨表,所谓的政策底,市场底,估值底,不过是影响交易者心理和行为的媒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媒介如何影响每一个交易者是无法被量化计算的,所以才会出现同样是央行降准,有人追高,有人出场,而行为金融学就是通过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以交易者的心理与行为做为研究对象去分析股市的逻辑。

一套理论和一个信念

在这里我也不赘述该理论的学术成果了,仅仅从18年到19年这波个人的经历去做一个分析。追根溯源,所有的股票分析都基于一套理论和一个信念,理论是金融理论,信念是历史会重复。这个信念不光是量化投资的基础,也是主观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以该篇文章为例,文章市场反转需要5个信号:社融存量/贷款余额同比,PMI/PMI新订单,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商品房累计同比,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很明显这些信号并没有绝对的金融理论逻辑支撑,而是来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学过统计的人都知道,要做出有任何统计意义的结论,样本必须大于30(也许记错了,但量级绝对是两位数),所以以不超过5次的牛熊转换的历史来做出的任何信号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论十年前的经济背景和市场交易者的背景都与十年后的没有任何可比性,以此作出结论我认为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读者的时间。在现在这个政策经济环境下,基建投资、商品房投资、汽车销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大幅回暖,所以股市就一直不涨咯?你看到了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在历史上很重要,但你要看到政府决心不再靠基建稳住经济,要看到城市化进程完成度已经今非昔比,所以现在再去锚定一个已经不再适用的信号,是不理智且不专业的。

分析股市的根本逻辑

我并不是说看信号看历史没有意义,套用一句说烂了的话,要辩证的看待历史,增量信息才是更重要的部分。在我看来,判断股市涨跌最正确的逻辑是观察所有一切的指标信号,以这些指标信号的历史为出发点,考虑到当下经济背景和交易者背景的边际变化,尝试去分析交易者的心理和行为,一定是落脚到交易者的心理再去判断股市走向。而这个过程难点在于三个:很少有人能考虑到所有的指标信号,基本没有人能准确判断边际变化,肯定没有人能完美分析所有交易者的心理和行为。但是这一定是所有尝试去分析股市逻辑的根本步骤。越接近完美,判断准确率越高。

2018-2019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过头来看2018年的下跌,其实在上半年经济情况并没有急转直下,在一月份的牛市预期加持下,天量基金一抢而空,股市延续了17年的欣欣向荣。回顾我去年的一个分析,当时上证指数十一连阳,除新股外平均涨幅仅为0.08%,收益率中位数下跌0.3%,跑赢指数的股票甚至不到20%,再这样的大环境下,结合A股散户炒小票的习惯,大部分人是没有赚到钱的。但是随着二月外围股市突如其来的暴跌,不仅让这些投资者没有赚到钱,更是一波深套,对交易者个人的心理打击是不小的。还没有从2月的暴跌中回过神来,开始了,从开始的乐观到特朗普翻脸,市场又是一波杀跌,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

回顾去年最大的记忆除了股市的暴跌就是金融同行甚至邻里妇孺言必及国运,文盲恨不得都知道什么叫修昔底德陷阱,经济要垮了,美国要全面封锁了,要换外汇了,还会管你估值低不低?关税到底有没有影响?贸易谈判到底成不成?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所谓的点金石分析师们和中美政治专家们。当时的我也是被这些言论洗了脑,相信很多交易者也是如此,因此交易者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了股市不可能反弹,任何政策也不可能有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当时的我看到了这个大逻辑,那么我一定会做出清仓的决定。

因此去年下跌的原因我总结为,客观经济的利空导致的过度杀跌作为导火索,加上分析师们为了强行解释一波而发表的一系列言论,最终对广大交易者心理渲染出的对整个国家或者经济层面的悲观。可是回过头来,2018年GDP增速还是全球领先,人民生活水平并未显著下降,北京的蓝天更多了,美国也并没有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邻里乡亲们每天还是该吃吃该喝喝。

反观今年的上涨,就是对之前悲观情绪的修正,其实该点金石分析师说的不错,其实年初来看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数据,为什么股市就涨起来了呢?因为交易者的心理变了,对国家和经济的悲观预期被修正了,政府的一系列顺应民心的改革举措逐渐出现成效,外资旁观者清一直无脑买入,因此交易者中乐观的理智的一部分人,在绝对估值底部买入,逐渐吸引了其他投资者的进入,叠加百分百的春节行情,成为了本轮行情的导火索,而彻底点燃市场的,是实质性的乐观消息确认,彻底终结了对国家前途的悲观言论,于是同理,谁还会管经济企稳了没?指标数据到底好不好?票据激增是不是资金空转?No,决定股市的永远不是数据,而是人心。

所以来日方长不必慌张我是不敢苟同的,银行挤兑了你会因为理论上央行会兜底而坐在家里不慌不忙吗?同理,中国股市里没有绝对的一加一等于二,也没有绝对的价值投资,懂人心者才配财富自由。最后提一句,虽然我倡导价值投资不屑于追涨杀跌,但是顺应时代也很重要。东方不倒,满仓不跑。

本文由股票学习网(www.laoziliao.net)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