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乞力马扎罗山下竟“藏着”一对姐妹石:坦桑石与沙弗莱石

相较于每年会有一至二万种新的动植物被发现,矿物的世界似乎显得缓慢许多,平均每年只有三十到四十种的新发现,其中能作为宝石品种的已是凤毛麟角,如果还要产量够大,大到让市场感受得到它的存在,颜值够美,美得让人在心中留下重量,那真是难能可贵。

相较于每年会有一至二万种新的动植物被发现,矿物的世界似乎显得缓慢许多,平均每年只有三十到四十种的新发现,其中能作为宝石品种的已是凤毛麟角,如果还要产量够大,大到让市场感受得到它的存在,颜值够美,美得让人在心中留下重量,那真是难能可贵。

就像彩券行,虽然开出头彩的机率很小,但开出两次头彩的事情还是有的,东非的坦桑尼亚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而故事也都围绕着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火山。

坦桑石(Tanzanite)

1967年,在乞力马扎罗火山西南山脚下有个叫Merelani的地方,一个当地土著某天走着走着,不小心被一颗石头绊倒,他定神一看,发现这颗石头不只透明,而且竟然有非比寻常的美丽蓝色,这消息飞快地传到各处,许多人以为是蓝宝石出土,一时间大伙争相涌入想分一杯羹。

在非洲做研究的地质学家Campbell R. Bridges博士取得样本之后,将之送交给纽约的GIA美国宝石研究院做鉴定,才知道这并非大家所想的蓝宝石,而是一颗新品种的蓝色黝帘石。当时人们已知的黝帘石都是绿色,而且不透明,顶多拿来雕刻之用,称不上什么贵重的宝石,直到这颗蓝色透明的晶体出现,扭转了世界的认知,因此它需要一个好名字让全世界重新认识。

由于产自坦桑尼亚,业者便在该国的英文名称Tanzania之后以ite的矿物字尾作结,从此它有了一个富有异国风味的名字tanzanite,中文译作“坦桑石”,至今坦桑尼亚仍是全球宝石级坦桑石的唯一产地。

坦桑石颜色最为迷人之处,不仅在于蓝中带靛的浓郁色彩,还有那强烈的多向色性(pleochroism),也就是同一颗宝石从不同角度欣赏,会明显看到不同的颜色,呈现出幻惑多变的特殊风貌,因此在观赏优质的坦桑石时,往往会觉得它特别深邃,想将之看个清楚,却似乎被施了魔法,怎么也看不明白。

沙弗莱石(Tsavorite)

一样的1967,一样的坦桑尼亚,一样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西南山脚,一样的Campbell R. Bridges博士,在Komolo村子附近挖到了绿色的钙铝榴石矿脉。

虽然这里出产的钙铝榴石有的具有青翠的草绿色,有的更具有罕见的大晶体,但这里也是危机四伏的野性之地,不仅有凶猛的犀牛栖息于此,不时于矿坑洞口留下察看的足迹,更有会吸血的采采蝇在附近出没,能够间接将锥虫传染给宿主引发致命的昏睡病。

不过真正让Campbell R. Bridges博士转移阵地的不是毒虫猛兽,新矿被坦桑尼亚政府收归国有之后,他移师到肯亚,在乞力马扎罗火山的东南方继续他的寻宝之旅。皇天不负苦心人,1970年底他在沙弗国家公园(Tsavo National Park)边境一带找到了相似的地质结构,并建立了采矿的新基地,而这漂亮的绿色宝石也就用沙弗国家公园的名字命名,英文称作tsavorite,中文译作“沙弗莱石”。

沙弗莱石在归类上,属于柘榴石家族里钙铝榴石的绿色品种,由钒致色,因先天内含物少,所以晶体多半透明纯净,抛磨之后无需加热或浸油处理即有悦目的外观,唯一缺点就是沙弗莱石的结晶颗粒普遍较小,要能见到三克拉以上非常不容易,属收藏级别。

过去人们所熟知的绿色透明宝石非祖母绿莫属,然祖母绿最被诟病的地方在于内含物较多,一般来说晶体不会很清澈干净,而沙弗莱石的出现正好给了洁癖的消费者一个崭新的选择,因此近年来身价扶摇直上,国际拍卖会上也常可见到它那美丽的身影。

坦桑石与沙弗莱石在地底下历经漫长的岁月结晶,在同个年份、同个国度被世人发现,无非是个令人惊喜的巧合,然而它们各自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却绝非短暂的偶然,或单靠人为的炒作就会有的结果,两者的普遍特色都是颜色饱和而讨喜,体质清透而明亮,其实,那也正是宝石之美的一般性通则。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