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为什么要注油泡油,怎么鉴别祖母绿有没有注油浸油?

但是注油的母绿也是一种内部较多裂隙的宝石,一块不含裂隙的祖母绿是几乎不存在的,人们为了提升祖母绿的价值,注油处理就是一种人们最常用,市场上也极为普遍的优化方法,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祖母绿注油的由来。

祖母绿,很美,祖母绿在宝石界的地位,就是不懂珠宝的人也有所耳闻,祖母绿被誉为“绿宝石之王”,与钻石、红/蓝宝石、金绿宝石并称为世界五大名贵宝石,地位之高可见一斑,其美丽度和珍贵度都是大多数宝石可望不可即的。但是注油的母绿也是一种内部较多裂隙的宝石,一块不含裂隙的祖母绿是几乎不存在的,人们为了提升祖母绿的价值,注油处理就是一种人们最常用,市场上也极为普遍的优化方法,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祖母绿注油的由来。



祖母绿的历史

(1)2000多年前,埃及首先发现祖母绿并开采,为埃及皇后克莱托奥视为珍宝并以她的名字命名矿山;

(2)1555年,西班牙殖民者找到并挖掘哥伦比亚穆佐、切沃尔的祖母绿矿;

(3)1830年,俄罗斯乌拉尔山南侧靠近亚洲一部分发现祖母绿;

(4)1927年,南非Transvaal发现祖母绿;

(5)1958年,巴基斯坦Swat山谷发现祖母绿;

(6)1964年,巴西巴伊亚州发现祖母绿矿,品质十分优良;并迅速成为世界祖母绿除哥伦比亚以外的重要产地;

(7)1974年,赞比亚祖母绿发现,并在90年代开采切磨,迅速为宝石界接受,有望成为祖母绿的超越者

其他还有坦桑尼亚、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奥地利、挪威、印度、中国等众多的祖母绿产地国,但真正有商业意义的祖母绿矿到目前为止,还是:哥伦比亚、巴西、赞比亚。


祖母绿为什么要注油?


相传,200年前的一天,哥伦比亚的一个矿主找到了当时最富盛名的宝石切割大师詹姆斯来切割他这块未经任何处理的稀世祖母绿。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尽管万般小心,祖母绿在切磨的时候还是突然爆裂了。这让矿主伤心不已,愤慨地去跟詹姆斯大师理论,并恶狠狠地质疑他的切磨技术浪得虚名。难道这真是詹姆斯的错吗?


祖母绿自开采之日起,就发现它与生俱来就多瑕、多裂。但面对如此娇艳诱人的绿色,老祖们对它爱恨交织。经过反复的优化探索,聪明的老祖们发现:祖母绿注油以后在后续的切磨中都会有效保护宝石,以至于它不会轻易碎裂。所以当原石被开采出来的时候,矿工们就会把祖母绿及时浸在随身携带的油罐里。


因此,注油是避免不了的,并且贯穿在整个开采至销售的过程中,哪怕是顶级祖母绿。无非可以肯定的就是,净度越好,祖母绿的油量就越少,因为没有缝隙可以让油进去。简单的说就是全净(绝对干净)的祖母绿是无油的。


那么,真的就没有一块无油的祖母绿成品在世吗?答案当然是有的,只是少得可怜,还贵到上天。比如下面这个:香港佳士得2013年拍卖的无油祖母绿。



现在你已经知道,“无油”祖母绿少之又少且价格极其昂贵,所以“有油”祖母绿才是你更为现实的选择。一味的追求“无油”,只会让你错失很多好石头!


什么是祖母绿的注油处理?


注油处理,是最常见的祖母绿优化方法。就是将一种特殊油脂注入祖母绿的裂缝中,它不但不会破坏其结构,还会对结构起到保护作用,甚至能让祖母绿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提高观赏价值。可以这么说,市场上95%的祖母绿都经过注油处理。注油后,祖母绿的裂痕少了很多。而经过油浸处理之后,油会填充裂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祖母绿受到撞击而碎裂开来的概率。



祖母绿最大的出口国哥伦比亚就想出个好主意,祖母绿原石一经挖出,就将它丢进放满油的油桶里,在之后的运输→加工→销售过程里,祖母绿都乖乖待在油里面,所以祖母绿含油是不可避免的。可以确定的是,净度越好,祖母绿的含油量就越少,因为没有裂隙让油进去。


注的什么油?会因为加油祖母绿变质了吗?


95%的祖母绿都注油,最常见的是各种植物油、润滑油、加拿大树脂、液体石蜡或者雪松等等。

注油犹如整容,简单地说国际珠宝行业认可注入无色油,那是优化。如果注入的是有色油(在油内加入染色剂)不仅会改变祖母绿的颜色,还会改变它本身的属性,其价值会大打折扣,是不被行业认可的。


祖母绿的处理方法


1、充填处理:充填处理是改善祖母绿净度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把祖母绿内显而易见的包裹体变为难以察觉的包裹体。


注油是为了保护祖母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破损,是全世界所认可的一种保护祖母绿的优化手段。一般浸油的主要材质是雪松油和棕榈油,对祖母绿充填树脂油以外的物质,都会被定义为充填处理的范围内。


2、染色处理:染色处理是改善祖母绿颜色的一种手段。它可以让祖母绿的颜色看起来更加浓郁鲜艳。一般会在浸油的时候加入有色油,这是不为市场所接受,经过这类处理的祖母绿也被认为品质较差。


从证书上看注油

GRS证书


国外GRS证书对祖母绿充填优化注油有一个细致的划分。对注油量的多少会给出None(无)、Insignificant(极微量)、Minor(微量)、Moderate(中度)、Prominent(明显) 、Significant(重度),七个等级划分。



大家可以看见在Comment这一项有标注“CE(O):Insignificant",CE(O)是净度优化(注油),而Insignificant是指极微量。


NGTC证书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简称:国检)针对祖母绿出台了与国际接轨的检测标准。据相关人士介绍国检根据注油量的多少,在备注中会标注“经净度改善”、“净度轻度改善”、“净度中度改善”和“净度重度改善”。



GIA证书


根据祖母绿注油量的多少,GIA的分级是:None(无),F1(微量Minor),F2(中度Moderate)和F3(重度Significant)。


注油这事也就这么简单:为了保护切割加工,国际公认接受的。只是你把它与处理分清就行,然后就是,那些大明星的顶级奶奶绿,也没几个不注油的。


专家告诉你:“绝大部分的祖母绿产于超基性岩的交代岩里,生长 ,环境非常严苛,所以它总是含有许多裂缝,几乎找不到一颗完美无瑕的祖母绿”这也和祖母绿的开采工艺有关。祖母绿太易裂了,一不小心就四分五裂,所以为了让祖母绿看起来更具美观,会对祖母绿进行“优化”处理。

从我国的规定来看,染色、注树脂、覆膜都是属于处理,在销售时必须在商品标签、证书里明确的标出来。而注无色油(浸油)则属于优化,是不需要特别说明的。


怎么鉴别祖母绿注油?


通过鉴定证书来看注油程度,对于是否有油,GRS证书给出5个等级:none(无油,非常少见,光这项就贵到飞起);insignificant(含有极少量的油);minor(轻度,大部分的祖母绿都是这个等级);moderate(中度);significanta(显著)。当然,还有minor to moderate(过度)的。

而按中国珠宝玉石国家标准规定,国检证书(NGTC)只认天然无色油优化,而且含油量不能多,否则一律加上“局部填充”的批注。国检根据注油量的多少,在备注中会标注“经净度改善”、“净度轻度改善”、“净度中度改善”和“净度重度改善”。就是老生常谈的,要有实体店保障,自己看到实物,最好有专业人士陪伴去买祖母绿。毕竟不是日常超市的东西。结论就是 注意看珠宝鉴定证书,祖母绿浸泡无色油属于合法的合理被国际认可的“优化”手段。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