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够高大上了!那有人知道萤石和夜明珠有什么关系吗?

萤石,又称为“氟石”。萤石在矿物学上,属于卤素化合物中的氟化物,所以又叫做“氟石”。比重3.18;摩氏硬度为4;解理完全。那么夜明珠和萤石有什么关系呢?目前,最常见的夜明珠,是用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矿物集合体制作的球体,称为萤石夜明珠。

萤石(Fluorite),又称为“氟石”。萤石在矿物学上,属于卤素化合物中的氟化物,所以又叫做“氟石”。化学成分为氟化钙CaF2。形态常呈粒状,亦呈角砾状。纯者无色,含杂质常呈白、绿、紫、蓝、黄、红等多种颜色。比重3.18;摩氏硬度为4;解理完全。半透明~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434;具有荧光效应和磷光效应;光性:均质体;具有摩擦发光的发光性。

萤石是由于地下热水溶液中的氟化氢,与周围碳酸岩类岩石(如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成矿地质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氟化物矿物。

那么夜明珠和萤石有什么关系呢?请看下方详细解答~

萤石—夜明珠

夜明珠通常是指用具有磷光效应的矿物集合体制作的球体。它因在外加光源去掉以后,还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光而得名。目前,最常见的夜明珠,是用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矿物集合体制作的球体,称为萤石夜明珠。可以说,萤石夜明珠是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球。不过,它只是夜明珠中的一个常见品种而已。需要说明的是,“萤石”一词才是权威地质科学机构认可的萤石矿物名称,“莹石”和“荧石”这两种说法都是不确切的。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萤石球都是夜明珠。萤石矿物有不少变种。各种萤石都具有荧光效应,但是不一定具有磷光效应。只有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球,才能算是夜明珠。这是因为,荧光效应和磷光效应,是两种不同的光学现象。所谓荧光效应,是指萤石在光线照射下能发出各种可见光的光学现象,这是各种萤石都具有的基本光学性能。而磷光效应则是指萤石在外加光源去掉以后,还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光的光学现象。目前,已发现的具有磷光效应的萤石并不多。

“夜明珠”这个名称,目前还只是一种俗称,还没有公认的明确的科学定义,还未获得国家的正式承认。因此,就算人们拿到宝石鉴定机构去鉴定的萤石球真的具有磷光效应,宝石鉴定机构也不会在鉴定证明书上写上“夜明珠”三个字,或者在备注栏中的“夜明珠”三个字前面加上“俗称”二字。

由上述可见,夜明珠发光纯粹是萤石矿物的一种光学现象,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萤石发光原理

矿物内的电子在外界能量的刺激下,会由低能状态进入高能状态,当外界能量刺激停止时,电子又由高能状态转入低能状态,这个过程就会发光。

萤石在日光灯照射后可发光几十小时,这种光相对微弱,白天看不见,夜里看很亮。

萤石资源开发

“世界萤石在中国,中国萤石在浙江,浙江萤石在金华,金华萤石在武义。”长久以来,这已经成为萤石业内的共识。我国萤石资源丰富,省内萤石矿主要分布于遂昌、武义、常山一带。武义号称“萤石之乡”,萤石矿床分布密集,在所发现的矿床中,大中型的有11处,小型的有170多处,蕴藏量约4000万吨。

现在,由于地方政府对萤石矿的安全性、环保存在担忧,当地萤石矿开采受到诸多限制。近些年,武义矿山开采企业纷纷转型,摒弃了单一生产基础原料的途径。中国产业洞察网《2013-2017年中国萤石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我市氢氟酸年生产能力为13.5万吨,约占全国的48%,现在仅仅为8.5万吨。为了保护萤石资源,中国早在2003年就已经不再发放新的萤石开采许可证。

不少企业拆除了氢氟酸生产线,或搬迁至外地生产。目前,氟化工企业在市域外的产能基本与市域内持平,主要投资方向为省内的衢州或省外的江西、内蒙古等资源富有地区。像武义的春雷萤石工艺品公司还把萤石导入“克拉时代”,成功研制出“萤石珠宝”等产品,把昔日按吨卖的萤石转向以克拉计价。

我国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比较著名的萤石产地有:江西省德安县萤石矿、河北省平泉县杨树岭萤石矿,河北省灵寿县百信萤石矿、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秋灵沟萤石矿,辽宁省义县地藏寺萤石矿、浙江省义乌县萤石矿,广丰县铜山萤石矿、安徽省广德县萤石矿,福建省光泽县东风萤石公司光泽萤石矿、山东省蓬莱县氟石矿,河南省信阳县明港萤石矿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