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石(三叶虫化石)的产地特点介绍

燕子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学名叫三叶虫化石。燕子石的成因:三叶虫生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至中生代开始消亡,是统治海洋达3亿年之久的海栖古生物。燕子石通常单个风化散落山野,也有多个化石簇生一团的现象,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石燕是一种生活在4.5亿年前的海底无脊椎动物,属于腕足类,其外形与展翅飞翔的燕子相似,所以被古人称为“石燕”。燕子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学名叫三叶虫化石。

燕子石的成因:三叶虫生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至中生代开始消亡,是统治海洋达3亿年之久的海栖古生物。

三叶虫死亡后,溶入海底,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随着泥沙的沉积逐渐被埋在地球深处,由于压力大,温度高,逐渐变成了一层岩石,慢慢地形成了化石。

燕子石的产地:在中国,燕子石的产地有很多,大多数都集中在南方。其中,最早记载的也最有名的是湖南省的祁阳县、零陵县,此地所产的燕子石曾经被作为贡品进奉朝廷。

燕子石的特点:三叶虫头盖呈梯形,边缘有多对刺,两侧的一对最长,尾部形似蝙蝠。因为全身纵横各分为三节,所以叫三叶虫。亚洲晚寒武纪早期的标准化石是三叶虫化石,山东泰安大汶口产的最著名、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很稀有。燕子石保留了三叶虫瞬间的动人的姿态,如同穿柳春燕,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燕子石”。石头上的三叶虫形体清晰,如浮雕般凝于岩板层面,质地温润,色泽古雅,富有天趣。

燕子石通常单个风化散落山野,也有多个化石簇生一团的现象,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三叶石的形状和大小与中小号的菱角相似。由背、腹两壳组成,腹壳具鸟嘴状尖喙,中央有凹下的腹中槽,全壳都布满自喙散出的壳线,两壳相连绞合线直而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