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胆水晶的介绍及作用

水胆水晶是水晶在形成过程中瞬间进入其中的气体、液体或石墨微粒。水胆水晶为高温水晶(β石英),其形成温度约在579℃以上,晶体大小一般仅1~5厘米,形成的二氧化硅供应不充分,晶体中有空隙,包含有水、气或其它微粒。水胆水晶是水晶中的珍品,可能蕴含在各种颜色的水晶之内。据专家考证,“滴翠珠”即是水胆水晶。此物亦为水胆水晶。

水胆水晶是水晶在形成过程中瞬间进入其中的气体、液体或石墨微粒。里面的液体是千万年前的“圣水”,气泡能在液体中流动。水胆水晶为高温水晶(β石英),其形成温度约在579℃以上,晶体大小一般仅1~5厘米,形成的二氧化硅供应不充分,晶体中有空隙,包含有水、气或其它微粒。包体中可见气泡大小从数毫米至3厘米不等,其中液体约占气泡总体积的一半。“一瓶不满,半瓶晃荡”,轻轻摇动,水珠分合,十分有趣,并常有石墨微粒漂浮水上,摇晃时上窜下跳,如同飞蚊,成为明显的标志物。

水胆水晶是水晶中的珍品,可能蕴含在各种颜色的水晶之内。水胆水晶,缘于晶内蕴含水滴似动物胆囊而得名。明澈的水晶与清澈的水珠融为一色,静止观察,真难以分辨出谁是晶,谁是水。北宋科学家沈括,集平生见闻著《梦溪笔谈》,其中说到一件奇闻:“士人宋述家有一珠,大如鸡卵,微绀,莹澈如水。手持之,映日而观,则末底一点凝翠,其上色渐淡。若回转,则翠处常在下,不知何物,谓之滴翠”。据专家考证,“滴翠珠”即是水胆水晶。绀,是深青带红的颜色,微绀,为浅紫色,凭此判断,滴翠珠可能是水胆紫晶。宋人周密写的一部《云烟过眼录》,详载他平生所见的珍玩,其中有一段记述:“叶森家旧有水晶钩一,中空,有声汩汩,内有叶一支,随水倾泻。”此物亦为水胆水晶。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水晶的称谓很多。从水玉、水碧、玉瑛、水精、晶玉到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千年冰、放光石等。每一种称谓都有一定的含意,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水玉”,意思是似水之玉;“水精”乃水之精灵也;水晶会闪射神奇的灵光,佛家弟子把水晶尊称为“菩萨石”;完整的水晶晶簇,看似交错的马牙,故称“马牙石”;先民们用水晶磨成眼镜片,所以古人也称水晶为“眼镜石”;广东一带的百姓称水晶为“晶玉”,意思就是水晶是一种晶莹剔透的玉石,根据史料记载,清宫庭中曾有一方神奇的水晶“通灵妙玉”,为双锥36面体的子母烟晶,拳头大小,内含七彩及十个彩红水胆体并呈龙凤图案,最绝的是在经人欣赏把玩后其内部的红色包体由固体可自然转变为液体而流动,煞是妙不可言,堪称国宝。

在江苏东海,山民们发现出水晶的地方会蹿出火苗,因此当地的山民们称水晶为“放光石”;古人一直认为水晶是由千年冰来的,故内称水晶为“千年冰”。欧洲人认为水晶是上帝创造的耐久、坚固的冰,是冰的化石;古希腊语、拉丁语及英语中,水晶即部为“洁白的冰”。称水晶为“千年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