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擦亮眼睛挑选优质欧泊?如何辨别劣质欧泊?

有人说,欧泊是一种集所有宝石之美于一身的宝石。也有人认为,欧泊的价值可以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等五大名贵宝石并肩。20世纪以来,著名珠宝商卡地亚、蒂芙尼等都推出了各类欧泊高端首饰,这让欧泊再次开始了百年流行。不过,有的欧泊会出现走水走色,收藏者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欧泊的收藏价值又该如何鉴别呢?

有人说,欧泊(Opal)是一种集所有宝石之美于一身的宝石。也有人认为,欧泊的价值可以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等五大名贵宝石并肩。20世纪以来,著名珠宝商卡地亚、蒂芙尼等都推出了各类欧泊高端首饰,这让欧泊再次开始了百年流行。不过,有的欧泊会出现走水走色,收藏者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欧泊的收藏价值又该如何鉴别呢?

行家:欧泊市场价格被低估

羊城晚报:就市场价格而言,欧泊是否能与传统的五大贵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并肩?

从历史来看,欧泊的价格从来没有便宜过。一百多年前在澳大利亚发现欧泊矿之后,欧泊就一直是最名贵的宝石之一。在中国宝石学界,对欧泊的了解比较少,很多教科书上都把欧泊划在半宝石一类,这是大错特错的。欧泊一直是皇家、皇室专享的名贵宝石,因为它的产量稀少、色彩美丽,都是其他宝石所不能比拟的。

从现在的价格来看,缅甸鸽血红3克拉无烧的价格要上百万了。这样对比,欧泊的价格是明显被低估的。

在1997年,由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狄敬如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圣华丽之石——欧泊》一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欧泊与红碧玺的价格比较。一颗3克拉的最高等级红碧玺的价格为70美元/克拉,一颗15克拉最高等级红碧玺的价格为240美元/克拉;而同时期一颗2克拉最优质的黑欧泊价格就要1000美元/克拉,一颗超过10克拉重量的最优质黑欧泊价格则高达7500美元/克拉。同级别价差大概是30倍。这样对比来看,欧泊价格应该远远高于其他名贵宝石。有人说最优质的欧泊应该比钻石价格高,我也同意。

羊城晚报:欧泊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是什么地位?近几年在澳洲、美国和欧洲的珠宝拍卖中,有没有拍出天价的珍品?

欧泊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有很高的地位,但珍品欧泊在拍卖中却不常见。虽然澳洲欧泊产量非常稀少,但还有一定量在藏家手中。为什么在拍卖市场上少见?我想是因为藏家都愿意把好的欧泊留在手里,所以市面上就显得很少了。

不过,近年来,卡地亚、梵克雅宝、萧邦、迪奥、蒂芙尼等奢侈品牌都推出了不少欧泊成品首饰。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珠宝品牌中,由欧泊制成的首饰价格基本都在100万美金以上。这些首饰一般会在世界顶级的珠宝展上展出。一些顶级奢侈品牌所做成的欧泊成品首饰中,欧泊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往往设计师都会花很多心思设计,非一般人能仿造。

变彩决定欧泊价值

羊城晚报:对于一颗钻石好不好,可以参照颜色、净度、重量、切工(简称4C)标准判别,但不会考虑产地因素。那么该如何判断一颗欧泊的价值?

如何判断欧泊的价格是市场对它最困惑的问题。因为产量稀少,很多消费者很难看到大量欧泊首饰或裸石,所以辨别起来也比较困难。一般的宝石价值无非是按颜色、重量、净度、切工四个方面来判断,比如颜色,红宝石最贵的就是鸽血红,蓝宝石最贵的则是皇家蓝。可是欧泊什么颜色都有,一块欧泊可能就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欧泊的产地特征是非常明显的,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产区:澳大利亚(出产澳洲黑欧泊、白欧泊)、非洲埃塞俄比亚(出产白欧泊)、美洲墨西哥(出产火欧泊)。尽管从化学分子式上,各类欧泊都是含水二氧化硅,但因为成因不同,非洲欧泊和澳洲欧泊从比重、外观、稳定性等方面来讲都完全不同。即使同为澳洲欧泊,昆士兰只出产铁欧泊;南澳洲则以出产白欧泊为主,同时有少量黑欧泊;新南威尔士州(闪电山)出产的就主要是黑欧泊,以及少量白欧泊;但距离闪电山只有300公里距离的白崖产区,又变成只产白欧泊了。

说到产地问题,现在国内的欧泊证书不会在产地上作区分,因为国标没有这部分内容。市场上很多欧泊行家,也可以凭经验根据外观来区分欧泊的产地和品种。比如,由于澳洲大多数传统产区是脉状的矿,在围岩里面像脉络一样,所以欧泊就比较扁平。非洲由于矿床环境和澳洲不同,产出的欧泊会厚实、饱满一点。

从变彩上来看,澳洲欧泊的变彩比较实在,亮度、鲜艳度、饱和度会高一些,而非洲欧泊的变彩相对来说缥缈一点,亮度、鲜艳度、饱和度也会稍低一点。有些人描述澳洲欧泊的变彩有油画的感觉,而非洲欧泊的变彩更像现代数码画。墨西哥的火欧泊外观特点也比较明显,一种是完全没有变彩,颜色是非常鲜艳的橙色和红色,另一种是有变彩的,体色较透,变彩很鲜艳。

现在在珠宝界,很多宝石分级会借鉴钻石的分级标准。对于欧泊,净度方面当然是越高越好,但这个对欧泊影响不大。形状切工上一般以扁平的蛋形戒面为好,有利于展示彩斑。次之的是随形、比较大块没有围岩的戒面,再低一等的是有围岩的,最低的就是观赏石了。此外,越重越好。

其实,判断欧泊价值最重要的是颜色,颜色分为体色和变彩。无论是专业鉴别还是市场收藏来说,体色分为:白欧泊,即底色为白色或浅灰色的欧泊;黑欧泊,即基底明亮度较低的黑色、深蓝色、暗绿色、棕褐色等;橙红色底色的火欧泊;还有一种是国标没有描述但行内有分类的“晶质”欧泊。

欧泊变彩的彩斑则是其二氧化硅球状结构造成的,光进入这种特殊的结构后,会呈现出变彩光斑。欧泊的变彩就决定了其欣赏价值,所以,欧泊的收藏和买卖都是针对变彩的。欧泊变彩的形态,主流分类有三种:泼彩、针点、片彩,单个彩斑面积越大价格会越高,所以片彩的价值会更高,颜色上一般认为红色的彩比较贵,如果彩的组合比较有艺术感的话价格也会比较高。在欧美欧泊的圈子甚至会细分彩的图案,有“稻草”、“星空”、“指状”、“补丁”等十几二十种,其中业界最负盛名的是补丁(又称小丑)图案,这是一种片彩非常巧妙地由方形组合在一起的图案,非常罕见,所以价格也最高。

只有部分欧泊会走水走色

羊城晚报:很多藏家担心欧泊会走水走色,是否所有的欧泊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否能通过鉴定判断出一颗欧泊是否稳定?

走水走色一般是指失彩或者开裂,澳洲欧泊和墨西哥欧泊(这方面的)报告几乎没有,而不少埃塞俄比亚矿区产出的欧泊会有这样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非洲欧泊都会。埃塞俄比亚几个旧矿区产出的部分欧泊有这个问题,有时是因为射灯温度太高,或佩戴时洗澡、洗头,保存时泡水等都可能出现失彩或开裂。因为这些矿区产出的欧泊孔隙度比较大,内部的二氧化硅球状结构一旦被破坏,其中的变彩就不见了。

不过,2008年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个名叫Wello的新矿区,那里产出的欧泊稳定性和澳洲的差不多,一般正常佩戴都不会出现失彩或开裂。在日常保养方面,不建议听网上所谓的“泡水保存”法,任何产地的欧泊都是正常佩戴,然后用干爽绒布擦拭就行了。

目前,实验室鉴定还不能判断欧泊的稳定性。但网上很多“非洲欧泊不属于欧泊”的言论其实是不对的。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鉴定机构,都不会排除非洲欧泊。在珠宝行业,消费市场有时会根据喜好狭隘地定义一些概念来炒作,就像以前和田玉一样,后来,国标就明确规定了这个名字没有产地意义。

我个人建议,如果是刚入行、尚未分得清非洲欧泊与澳洲欧泊的藏家,在购买时可选择旧的欧泊。一般来讲,欧泊在仓库放了两三年都没问题的话,一般都很稳定了。很多外行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要买最新的,实际上,宝石只要没有磨损,新旧不会影响它的价值。

目前国内市场上能见到的欧泊以非洲欧泊为主,很多非洲欧泊有开裂或失彩现象,一些消费者就认为所有欧泊都有这样的问题。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好的矿区不会出现这类问题。我曾经在南澳博物馆看到一颗100多年前开采出来的欧泊原石,和刚开采出来的没有任何区别,足以证明它是很稳定的。消费者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劣质欧泊让优质欧泊背上了黑锅。

我也做过一项实验,将一块非洲欧泊和一块澳洲欧泊分别泡在水里,非洲欧泊泡水一段时间后颜色就不见了,从水里拿出来半小时后又恢复了,而澳洲欧泊没有任何变化。

宝石级欧泊才有收藏价值

羊城晚报:对于藏家而言,什么样的欧泊最适合入门?多大的欧泊有收藏价值?

入门级的消费者可以从非洲欧泊、澳洲白欧泊和南美火欧泊入手,当然也可以选择工艺设计更多变化的带围岩欧泊,也就是国内所说的“恐龙蛋”。已经有一定了解的藏家,推荐收藏黑欧泊,并且可以把审美和收藏的焦点放在变彩的图案上。

只能说,相对而言一克拉以下的欧泊收藏价值较小,但有一些很小的欧泊的变彩很漂亮,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觉得,从广义上来讲,只要是达到宝石级别的欧泊,都有收藏价值。从狭义上来讲,重量在两克拉以上、颜色较为丰富的更具收藏价值。

另外,如果是将欧泊买来佩戴的话,最好是直接买首饰成品。因为欧泊首饰往往是需要与变彩交相辉映的,如果自己拿去镶嵌,出来的效果未必是最好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