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的糠梨与油梨差别究竟有多大?

海南黄花梨根据产地分为油梨和糠梨两种,以昌化江流域分界,油梨在海南西部,糠梨在东部。油梨的料子油性大,密度高,生长周期长。糠梨的料子纹路漂亮,荧光强。"糠梨",也叫糠格或者黄梨,颜色浅呈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其比重和密度稍差,干枯无油性,但纹理好。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海南黄花梨根据产地分为油梨和糠梨两种,以昌化江流域分界,油梨在海南西部,糠梨在东部。油梨的料子油性大,密度高,生长周期长。糠梨的料子纹路漂亮,荧光强。"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颜色深呈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其比重大,油性强,主要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 "糠梨",也叫糠格或者黄梨,颜色浅呈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其比重和密度稍差,干枯无油性,但纹理好。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海南黄花梨的糠梨和油梨的区别

海南黄花梨本身只有一种,产自我国海南省(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也有少量种植)。但由于生长环境差异的原因,时间久了就分化出了两个品种,油梨和糠梨。西部山区生油梨、东部平原生糠梨,两种环境造就了两种相貌,以上图一为油梨,图二为糠梨(都是老工具料)。

西部油梨:山区土地养份贫瘠,植被生长环境条件竞争激烈,干旱少雨等多种原因使得油梨的生长速度缓慢,造就了油梨的好密度好油性和高硬度,甚至有的可以与紫檀媲美,颜色较深,通常油梨的纹路对比要稍弱一点,底色多以棕、红、紫、紫黑等深色出现。

东部糠梨:平原地带土地相对肥沃,水份养份充足,生长速度稍快,所以密度油性会差一点,木软,但平原地区经常遭受台风侵扰,促使糠梨成扭曲生长的状态,所以糠梨花纹更为炫丽,颜色较浅,底色多以黄、深黄、浅棕出现。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料,或是因为环境特点不明显,或是长错了地方。以下图一是像油梨的糠梨,花炫丽很霸气,颜色略深,但油性密度非常好,甚至油性要好于一般的油梨,可它是糠梨;图二为像糠梨的油梨,颜色虽然也比较深,但花纹对比清晰,很漂亮,油性还可以密度稍差,可它是油梨。我觉得如果碰到这样的珠子,就没必要深究到底是油梨还是糠梨了,花纹、密度、油性要啥有啥何必还在意是啥梨?也有些木友只靠油性来判别,油性好的就是油梨,油性差的就是糠梨,不知道是否准确,但个人并不赞同。但最重要的是好玩儿才最好!


最后再说点海黄家具的事儿,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无论大型拍卖会还是家具博物馆、又或者什么鉴宝节目,所见传世下来的明清家具,海黄的基本都是糠梨,最多也就是中间镶个两拼的油梨桌面儿,周围也都是糠梨的,油梨的整器很少见,有也是国宝级的了。并不是因为油梨的家具不好保存没有传下来,而是本来就非常少,尤其在北方。


海黄家具明代最为盛行,大多也是为皇家或非富即贵者所拥有。糠梨长在海南东部平原地区,平原地带更容易受当地政府及中央集权的掌控,政府征收点海黄木料还是比较容易。西部山区则不同,是黎族人的主要寄居地,山上的一切资源都是黎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自古民风彪悍,虽在其统治之下也并不那么顺从,现在各别地区都还保持着这种传统,更何况在古代了。逢年过节给你点海黄的贡品那是人家懂礼数,不让你砍也很正常。


我们现在见到的用油梨家具改成的把件儿或手串,基本都是后来从黎族人手里收的日常生活所用老家具,平时保存没那么在意,也并不讲究什么款式,所以能修复的就修,不能修的就改珠子和把件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