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在中国的流行起源

碧玺以颜色丰富华美、色彩变化多端而著称,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宝石之一。如果仔细划分的话,碧玺的颜色有一百多种,要不,它怎么会有“宝石变色龙”之别名呢?碧玺目前在国内珠宝市场上知名度虽然不高,还不为现代中国人所熟知,但在我国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特别是慈禧太后时代,碧玺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碧玺以颜色丰富华美、色彩变化多端而著称,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宝石之一。如果仔细划分的话,碧玺的颜色有一百多种,要不,它怎么会有“宝石变色龙”之别名呢?碧玺目前在国内珠宝市场上知名度虽然不高,还不为现代中国人所熟知,但在我国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碧玺最早出现于中国,据传是在唐朝: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在征西时就曾得到过碧玺,并将其刻成玉玺印章。明朝,皇帝专门派太监或大臣到云南腾越督办采购碧玺和红宝、蓝宝,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奈儿曾向明成祖朱棣贡献方物和宝石,宝石中就有珍贵的碧玺。清代,碧玺有不同的称谓:在清初谷应泰所著的《博物要览》中被称为“披耶西”;随后出现在康熙时期的《清会典》中,叫“碧亚厶”;乾隆时期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则称之为“碧霞洗”、“碧霞玭”或“碧洗”;光绪时期,陈性所著《玉记》中称“碧霞希”;而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才简称为“碧玺”。

清代,碧玺曾成为权力的象征,是一品和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他们佩戴的朝珠。特别是慈禧太后时代,碧玺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独揽朝政的慈禧太后除了对翡翠、钻石等倾情有加外,还对颜色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碧玺万分宠爱,是位十足的碧玺迷。

根据故宫史料记载,仅是从1900庚子事变年到1908慈禧归天年这8年间,慈禧太后几乎每年都让宫廷造办处到美国圣地亚哥采购几吨各色碧玺,其中尤以粉红色碧玺居多。因此,可以说慈禧太后所用的数量十分庞大的碧玺几乎全部自美国加州进口。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梅萨平原的伊巴拉雅矿是一个优质碧玺矿,在19世纪末期即已闻名于世。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伊巴拉雅矿开采出来的大部分碧玺都出口到了中国,供清朝宫廷作为首饰和雕刻之用。该矿产量很大,质量很不错,据说其中一条矿脉就能开采出6吨多重的碧玺晶体来。然而好景不长,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画上了句号,其结果是伊巴拉雅矿的碧玺产品滞销,中国市场告吹,迫使该矿关闭。

一直到最近,伊巴拉雅矿才被重新开发。虽然重开的矿井产量也还可以,但碧玺晶体的质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因而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该矿的美国老板或许还会怀念百年前中国那个痴迷碧玺的大富婆——慈禧太后。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