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的神韵之美

既然奇石的鉴赏与收藏者大多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来鉴赏和收藏奇石,而“神韵”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范畴,并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因此,对“神韵”进行一番词源学的梳理,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时期的美学特征主要在于发展了先秦诸子哲学和明确地提出了审美中的“神韵”。

爱石、藏石、迷石、赏石、咏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此也形成了在中国大地流传久远的奇石文化。既然奇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那么,分析文化现象中的美学是不可缺少的。既然奇石的鉴赏与收藏者大多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来鉴赏和收藏奇石,而“神韵”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重要范畴,并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因此,对“神韵”进行一番词源学的梳理,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传统美学在魏晋南北玄学盛行时期渐趋完成的。这一时期的美学特征主要在于发展了先秦诸子哲学和明确地提出了审美中的“神韵”。因玄学的影响、时间的迁衍、语言的发展,于当今时代出现了差距。但是,仔细体会一下,“神韵”这么一种表述,是很有味道的,它显示着我们古人那种睿智的体会和提炼,这就是把人对自身生命活力、活力之美在肯定、赞扬,把一种生命意识引入到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中。

最早提出“神韵”的,是南北朝时南齐谢赫。他所要求的“神韵”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指绘画中由线条勾勒所显示揣的一种灵动飞扬,一种内在活力、力量感和飘逸感。而在线条勾勒挥洒中,是否能够画出对象的“神韵气力”,这又很自然并明显的透露着画家主管的品位和心境。因此,“神韵”又必然涉及到画家自身。兼及艺术创造中客、主体两个方面已是与艺术创造的一种内在融合。而这一点,正是“神韵”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核心性审美范畴的独特之处和本质所在。用包括“风神”、“气韵”、“韵味”、“韵致”在内的各种表述来强调“神韵”,这是从魏晋开始的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由先秦两汉以来所逐步完成的一种转折:对艺术创造由哲学、政治、伦理的理解进入到艺术自身的理解,从日常实用和理性分析中脱逸而出,进入到艺术的精神世界。这里,转变到关键是魏晋士人对个体生命的存在,对其意义和价值,在有了一种自觉后,又有了一种审美意识、审美评判,而他们自身那种潇洒清远,富有“神韵”作为艺术创造的审美范畴,其源头正是由此而来,其实质也由此而奠定。

不过,这一时期“神”、“韵”的表述,首先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审美,而是用于当时人物品藻,是一种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文化性质的审美时尚。谢赫之所以能够将“神韵”用作一种文艺审美的品评标准,正是这种时尚和社会氛围的产物;也正是有了这种社会氛围和士人群体审美心理的规定制约,谢赫首次将此二字铸为一词,用于文艺审美,就不乏深度的体现了他的实质性内涵。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