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山下的姐妹石:坦桑石与沙弗莱石

坦桑石无巧不成书,一样的1967,一样的坦桑尼亚,一样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西南山脚,一样的CampbellR.Bridges博士,在Komolo村子附近挖到了绿色的钙铝榴石矿脉。不过真正让CampbellR.Bridges博士转移阵地的不是毒虫猛兽,新矿被坦桑尼亚政府收归国有之后,他移师到肯亚,在乞力马扎罗火山的东南方继续他的寻宝之旅。

就像彩券行,虽然开出头彩的机率很小,但开出两次头彩的事情还是有的,东非的坦桑尼亚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而故事也都围绕着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火山。

坦桑石(Tanzanite)

无巧不成书,一样的1967,一样的坦桑尼亚,一样的乞力马扎罗火山西南山脚,一样的Campbell R. Bridges博士,在Komolo村子附近挖到了绿色的钙铝榴石矿脉。

虽然这里出产的钙铝榴石有的具有青翠的草绿色,有的更具有罕见的大晶体,但这里也是危机四伏的野性之地,不仅有凶猛的犀牛栖息于此,不时于矿坑洞口留下察看的足迹,更有会吸血的采采蝇在附近出没,能够间接将锥虫传染给宿主引发致命的昏睡病。

不过真正让Campbell R. Bridges博士转移阵地的不是毒虫猛兽,新矿被坦桑尼亚政府收归国有之后,他移师到肯亚,在乞力马扎罗火山的东南方继续他的寻宝之旅。皇天不负苦心人,1970年底他在沙弗国家公园(Tsavo National Park)边境一带找到了相似的地质结构,并建立了采矿的新基地,而这漂亮的绿色宝石也就用沙弗国家公园的名字命名,英文称作tsavorite,中文译作“沙弗莱石”。

沙弗莱石在归类上,属于柘榴石家族里钙铝榴石的绿色品种,由钒致色,因先天内含物少,所以晶体多半透明纯净,抛磨之后无需加热或浸油处理即有悦目的外观,唯一缺点就是沙弗莱石的结晶颗粒普遍较小,要能见到三克拉以上非常不容易,属收藏级别。

过去人们所熟知的绿色透明宝石非祖母绿莫属,然祖母绿最被诟病的地方在于内含物较多,一般来说晶体不会很清澈干净,而沙弗莱石的出现正好给了洁癖的消费者一个崭新的选择,因此近年来身价扶摇直上,国际拍卖会上也常可见到它那美丽的身影。

坦桑石与沙弗莱石在地底下历经漫长的岁月结晶,在同个年份、同个国度被世人发现,无非是个令人惊喜的巧合,然而它们各自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却绝非短暂的偶然,或单靠人为的炒作就会有的结果,两者的普遍特色都是颜色饱和而讨喜,体质清透而明亮,其实,那也正是宝石之美的一般性通则。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