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是书本最长情的陪伴

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那一枚附在书上的书签就和书本一起陪我们度过长夜,看感人的故事。当时将书签称为牙黎,也叫牙签,原因是最早的竹简里面的书签是象牙做的。

普希金老爷子曾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毛姆说,为乐趣而读书。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凯乐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那一枚附在书上的书签就和书本一起陪我们度过长夜,看感人的故事。有的人会专注于书和那漫漫的长夜,还有些人,却在漫长的阅读中,把书签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也许意义不尽不同,但在生活和工作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爱读书之人就非常多,为标记阅读页码而生的书签君,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诸多读书爱好者的关注,方寸之间尽显知性之美。

书签,在我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用于标记阅读过的地方。当时将书签称为牙黎,也叫牙签(牙签叫齿签),原因是最早的竹简里面的书签是象牙做的。唐韩愈“送诸葛亮往随州读书”诗云,“邺侯家书多,插架三万轴。是牙签,新若手未触”诗里就提到了牙签,后来卷轴书变成折装书,书签也就跟着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在纸板上贴一层带有花纹的绫绢。后来的书签各式各样的都有,银片,竹片,铜制,纸质,木质等。

《中国书签鉴赏》里对书签的解读,漂亮美观,赏心悦目,仅是外象的表达,而深遂的内涵和流动的文化汁液都令人神清气爽,当阅读和暂时的离开,书签仍驻我的心海,成了游弋思想的一叶兰舟。

木是有温度的,它用柔和的姿态,在浮躁的日子里给你宁静。木质的书签插在书里,不但方便,也成为看书时的艺术之美,尤其对于我这种极容易忘记自己曾经买过好多书而不看的人,需要一件美的东西吸引我投入到阅读中去,把看书也培养成丰富,有趣,有仪式感的事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