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金镶玉你知道吗?

历史上,金镶玉的首次露面跟“和氏璧”有关。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可惜,这个稀世国宝“金镶玉玺”后来几经转手,到三国时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镶玉的制作工艺却被传承下来,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达官贵人中出现各种金镶玉饰物甚至金镶玉筷子等。

金,雍容华贵,光亮耀目又舒展婉约,为五行之首,展浩浩皇仪之风。
玉,晶莹温润,致密有泽又质地坚韧,为石之精灵,有谦谦君子之气。

当“金”与“玉”结合,一如诗仙李白所赞“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堪称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金玉相配还有“金玉良缘”之意,《红楼梦》中众人认为贾宝玉和薛宝钗是金玉良缘,可贾宝玉为了心爱的林妹妹,只念木石前缘。

“金镶玉”,在琢玉工艺上的学名叫做“金银错嵌宝石玉器”,即在玉石表面镶锡包金。这种特殊的金、玉镶嵌工艺为我国所特有,且历史悠久制作精美。

历史上,金镶玉的首次露面跟“和氏璧”有关。

春秋时期,卞和发现一块璞玉,楚文王命玉工剖开璞玉,发现里面是一块稀世之宝玉,为了彰显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将此玉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乃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他令人将其雕成玉玺,镌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再雕饰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始皇是爱不释手,视为神物。

汉灭秦后,“和氏璧”落入刘邦手中,刘邦将其作为传国玉玺世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

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不从,一怒之下取出玉玺摔在地上,将之摔掉一角。王莽见玉玺受损,连声叹息,忙招来能工巧匠修补,那匠人倒也聪明,想出用黄金镶上缺角的奇招,修补后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镶玉玺”,这便是“金镶玉”的由来。

可惜,这个稀世国宝“金镶玉玺”后来几经转手,到三国时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镶玉的制作工艺却被传承下来,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达官贵人中出现各种金镶玉饰物甚至金镶玉筷子等。自古民间还有“有眼不识金镶玉”之说,比喻见识短浅、孤陋寡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