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虚:会“骗人”的葡萄酒酒精度!

在购买葡萄酒时,酒精度往往是我们需要着重进行考虑的一项。因此,作为购买参考,所有的葡萄酒酒标上都会标注清楚具体的酒精度数。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主要取决于葡萄果实的含糖量。而对于盲品常见的普通静止葡萄酒来说,酒精度和甜度的平衡关系是要点之一。

在购买葡萄酒时,酒精度往往是我们需要着重进行考虑的一项。因此,作为购买参考,所有的葡萄酒酒标上都会标注清楚具体的酒精度数。但你有曾想到过吗?其实这些白纸黑字标注出来的度数也是会“骗人”的哦!

法规允许的葡萄酒标标注酒精度与实际检测值间差值

中国 +/- 1.0%

欧盟 +/- 0.5%

美国 +/- 1.5%

澳大利亚 +/- 1.5%

新西兰 +/- 1.5%

也就是说,例如我们在拿到一瓶13.5%vol的美国葡萄酒时,它的实际酒精度可能只有12%vol或高达15%vol,常喝葡萄酒的人们一定可以想象出二者口感上的巨大差别了!

此外,先看到葡萄酒酒标上标注的酒精度数再去品鉴时也会相当影响我们主观上的品评,尤其是一些标注着高酒精度的酒款往往会让人十分担忧它的平衡性。

而在往往更为偏于主观感受的品鉴中,同样的酒装在不同的酒瓶里,很可能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品鉴结果,这也是为何很多比赛和考试会采取盲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也无须去纠结酒标上酒精度为何与实际品鉴中的感受会有所差别了。

如何感受葡萄酒中的酒精?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主要取决于葡萄果实的含糖量。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葡萄果实中的糖分会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葡萄酒中的酒精对酒体和粘性的影响较大:当酒精度越高时,挂杯一般会更加明显,葡萄酒也会显得更加圆润,但过高的酒精度也可能掩盖住葡萄酒的风味甚至带来灼热感和辣口感。

而对于盲品常见的普通静止葡萄酒来说,酒精度和甜度的平衡关系是要点之一。成熟度越高的葡萄,其积累的芳香物质和能转化的酒精度也相对越高,同时,酒精度又能提高味蕾对“甜味”的敏感度,所以一款喝起来比较“甜美柔顺”的酒,酒精度往往“尝起来”比较低,这样就会容易为品评结果带来误差哦~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