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趣史:禁不了的沉香

明朝时期因为多受海外蛮夷骚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实行了海禁,禁止民间使用番香番货,虽然香学的发展也一度处于低谷,但这其中却没有包括沉香。在能够入贡的这三个国家中,真腊、暹罗都是沉香的主要原产国,而且虽然有这样的法令颁布,但是海禁却没有禁住番香,海外的香料仍能够通过民间渠道进入内地。

明朝时期因为多受海外蛮夷骚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实行了海禁,禁止民间使用番香番货,虽然香学的发展也一度处于低谷,但这其中却没有包括沉香

《明太祖实录》记载:“甲寅(洪武二十七年)禁民间用番香番货。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唯琉球、真腊、暹罗许入贡。”在能够入贡的这三个国家中,真腊、暹罗都是沉香的主要原产国,而且虽然有这样的法令颁布,但是海禁却没有禁住番香,海外的香料仍能够通过民间渠道进入内地。
沉香的来源在明代还是有很多途径的,有朝贡品,民间走私贸易、郑和下西洋交易而来,葡萄牙商人的贸易渠道等,而最重要的是,海禁带来了莞香的繁荣。中国人种植沉香早在宋朝时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成功的经验并不多,正是在海禁给用香带来的压力下,人们终于掌握了沉香的结香方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而且品质上乘,成为沉香中重要的一个品种。
明朝时期各国间贸易的扩大,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对沉香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深入,很多有关沉香的笔记都是出自这个时期,而且对于熏香方法、香具、品香都颇有研究。焚香品茗已经成为读书人书斋生涯、精神生活,甚至日常起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对于沉香的评鉴逐渐多了起来,像薛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极力推荐横丝沉香,认为“其香特妙”;高濂在《遵生八》中提倡“隔火熏香”的方法,认为“烧香取味,不在取烟”等等,是宋代以来沉香用香风尚的延续。(《越南芽庄奇楠的三个等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