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没有喜怒哀乐?

而众生则不然,众生被业所滞障,“涅佛力”难以显现,借由六识错误的参照而认知、定义事物,自身才会产生那些喜怒哀乐。佛的喜怒哀乐是“涅佛力”适时启动的度人程序,所以说不是k的。
问:请问老师,喜怒哀乐可取吗?
答:不可取。
问:佛有喜怒哀乐吗?
答:如果你问的是寺庙里的佛像,那没有,如果你问的是在世佛或说佛在k的正法时代肉身有没有喜怒哀乐,那有。

问:既然佛有喜怒哀乐,为什么说喜怒哀乐不可取?
答:佛有喜怒哀乐,却从不取喜怒哀乐。
问:既有喜怒哀乐,为什么说不取喜怒哀乐?不取喜怒哀乐,哪里来的喜怒哀乐?
答:佛为什么可以度人?就是因为从k的身上可以最大限度的体现“涅”力量的不可思议。你以为是肉身佛在度人吗?不是的,是涅的力量或说是“涅佛”在度人,肉身佛只是“涅佛”度人的工具,肉身佛身上的一切都是“涅佛”用以度人的工具,包括佛的喜怒哀乐。
但是,这些在佛身上看上去存在的喜怒哀乐,并不是佛自己或说自己需要的喜怒哀乐,是众生需要的喜怒哀乐,佛因众生需要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自己从来不曾喜怒哀乐。只是,如果k的身上不体现喜怒哀乐,那么k就是佛像,而不是佛。
问:为什么佛身上的喜怒哀乐是众生需要的喜怒哀乐?
答:比如,k看到一个众生发了菩提心,修行了、开悟了,k会高兴吗?当然会了,正是这种高兴才会促使k再度人。
比如,k遇到不开悟的弟子,总是会做错,为了促使他开悟,也许他会发怒。就像是黄檗大师,见弟子总是不开悟,就怒了起来,一声大喝,还挥棒打了过去,结果那位弟子开悟了!
再比如,k见到有的众生受苦受难、生命被伤害,k会不会感到悲伤?如果不感到一丝的悲伤,k的那种怜悯之心从何而生?没有怜悯之心k哪里会想去救苦救难?
还比如,乐有喜欢或说乐意的意思,正因为有众生乐于解脱,有解脱的迫切性,所以才有佛乐于度众生,因此才说佛的喜怒哀乐是众生需要的喜怒哀乐。
问:既然佛有喜怒哀乐,众生也有喜怒哀乐,为什么佛的喜怒哀乐就不是自己的,而众生的就是自己的?
答:佛是大开悟者,佛没有业来阻障如来如去的“涅佛力”。而众生则不然,众生被业所滞障,“涅佛力”难以显现,借由六识错误的参照而认知、定义事物,自身才会产生那些喜怒哀乐。
佛的喜怒哀乐是“涅佛力”适时启动的度人程序,所以说不是k的。
问:那佛岂不是很不自由,岂不是就像任由操纵的机器?
答:正因为佛认识到k就是这个“涅佛”,所以才有资格度人,才无所不能,才十分自由。
问:您说佛“没有业来阻障‘涅佛力’”,是不是说,修行并不重要,而清理业障才是最重要的?
答:不是修行不重要,而是修行就是清理业障,换一句话说,清理业障就是修行的另一个名字。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佛给我们的清理业障的工具或说方法。当然佛讲经时有无数的变通,因此,佛法还有很多的涵义。当你找到这个清理业障的工具或说方法,把自己的业障清理干净的时候,你也会认识到自己就是“涅佛”。
问:既然佛认识到k就是这个“涅佛”,那么,k究竟是“涅佛”,还是肉身佛?
答:当他知道自己就是“涅佛”的时候,k已经没有了所谓“涅佛”和肉身佛的分别,也没有了佛与众生的分别。
对于佛来讲,“涅佛”肉身佛都没有。而众生却只能够看到肉身佛,靠肉身佛所传的佛法来找到“涅”这个家。这就是肉身佛存在于世界的意义,因此才说,没有众生就没有佛。
问:谢谢老师,打扰了。
答:没关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