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佛珠文化!

正逐渐扩大成为一种时尚配饰的趋势,即使非佛教徒,也广为佩戴。其实爱戴佛珠的人,都是有善根的表露,戴佛珠者皆因与佛有缘。佛珠,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是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等。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佛珠,在如今社会佛珠成为了一种流行饰品。正逐渐扩大成为一种时尚配饰的趋势,即使非佛教徒,也广为佩戴。无论是在名流会聚的时尚晚宴,还是在日常的饰品搭配上,如果你不在腕上、臂上缠上一串串珠那么你就OUT了。

【佩戴佛珠意义】
佛珠日益扩大为一种佩饰的作用,也成为一种时尚饰品,展现在大众的眼球,很多人士都随身携带、出现在各种场合。佩戴佛珠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可以是喜爱佛珠样式、图案、或者是着重佩戴佛珠的寓意。
1、佛珠能帮自己消灾解难,消除烦恼,能使自己平安健康。
2、告诫我们对人要慈悲为怀,不要心存敌意,不勾心斗角,不去伤害别人。
3、戴佛珠是佛学意义上功德与利益,佩戴者长寿健康,戒杀护生。
4、不同的材质制作的佛珠,对人的健康也有着许多的好处。

因此,有许多并非信仰佛教人士,皆以佩戴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佩戴佛珠,佛家有一些特殊含义,戴上佛珠守不杀生戒,增福添寿,顺利成家立业,儿孙绕膝,并长命百岁。其实爱戴佛珠的人,都是有善根的表露,戴佛珠者皆因与佛有缘。

【佛珠佩戴人群】
1、虔诚佛教徒佩戴,以及爱好佛学文化的人士,体现一种修为。
2、作为一种服饰的装饰,任何人均可佩戴,可以是手串、挂珠、佛珠手链等。
3、老人佩戴以祈求健康;年轻人佩戴以保事业顺利;企业家佩戴一种大爱责任的体现。
4、求吉祥平安的人。

【佛珠的材质】
佛珠的材质还是比较多样,最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材质所成的佛珠:
1、菩提子类佛珠
如:星月菩提佛珠,凤眼菩提佛珠,金线菩提佛珠,龙眼菩提佛珠,金蟾子菩提佛珠,十八子菩提佛珠,金刚菩提佛珠,莲花菩提子佛珠等等。
2、木质类佛珠
如:沉香佛珠,紫檀佛珠,绿檀木佛珠,黄花梨佛珠,降龙木佛珠等等。
3、 宝石类佛珠
如:水晶佛珠,玛瑙佛珠,绿松石佛珠,青金石佛珠,玉石佛珠,金沙石佛珠等等,适合女性作为服饰搭配选购,比较有品位有档次,其设计精美不单调,样式极多。
4、 珍宝类佛珠
如:琥珀佛珠,红珊瑚佛珠,砗磲佛珠,等类型的佛珠比较有特色,展现个人的一种品位及风格。
5、工艺类佛珠
如:西藏天珠,琉璃佛珠,核雕佛珠,紫砂佛珠等等。这类佛珠比较普遍,适合各类人群佩戴装饰。
6、金属类佛珠
金佛珠,银佛珠,铜佛珠,这类佛珠做工较为精细,都比较金贵,是有一种身份的象征。

【佛珠的用途】
一、诵经持咒,作为计数的法器――佛珠是佛教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
二、制心一处,增强智慧――佛珠能够帮助持用者起到制心一处、熄灭妄想、收摄心意、专注修行、增强智慧、净化心灵,找回原本无染自在真心的作用。
三、警醒道念,庄严威仪――时时处处展现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
四、消灾祈福,慰藉情感――凡是爱戴佛珠的人,都是有“善根”的表现。
五、结缘佳品,交友信物――将佛珠作为结缘的礼品,馈赠给亲戚朋友。
六、流露品味,体显修养――显示自己超凡脱俗,温文尔雅,时尚潮流,与众不同。
七、专项收藏――在历经岁月磨砺之后,会显得更加的温润恬静,非同寻常。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银首饰、钻石珠宝一样,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并没太大的意义。
殊不知,佛珠是有和项链、手镯等首饰的共性,却更有其不同。
佛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共同的法性。所以,佛珠与项链、手镯也有共同的法性。
但是,金银首饰满足的是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很容易使人沉迷在物欲的享受当中。看到珠宝首饰,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拥有它,佩带上它有多好看,会受到人们的赞美、羡慕、甚至嫉妒。从而为了拥有它,造作出许多罪业,在“苦海”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所以说,金银珠宝不仅不能让人觉悟,不能断恶修善,不能舍弃对物欲的追求,反而增加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贪爱和执著。这,就可能把人引到恶道的歧途上去了。
而佛珠等法物,却能使我们觉悟,提醒我们断恶修善。这,就是法物和世俗物品的区别。
所以,对于想觉悟的人,想脱离六道轮回的人来说,戴佛珠当然很有意义。对于不信佛的人,虽然眼下还没有觉悟,戴佛珠好像马上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佛珠毕竟是法物,是得到佛菩萨加持的,带久了就会得到感应,人就慢慢觉悟,从中悟到一些道理。它是会把人引上解脱之路的,这就是法物的殊胜不可思议之处。
而且,佛珠的颗粒不同,有不同的含义。
根据佛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 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数珠的颗数,以108颗为其基本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
42粒的,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
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十八学人与九无学。
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也有说法,是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佛珠,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佛珠和一般饰品不同,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佛珠,也让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了时尚文化的一种,很多人并不清楚佛珠有什么特别的,踏雪孤鸿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希望大家不要简单就以普通饰品来对待。

关于佛珠,一般认为有6大意义:

1、法具
一开始也说过了,佛珠乃是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的,是参禅悟道的工具。因而最初被称为“念珠”,在僧俗间广泛作为随身的法具来使用,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了。
2、善念
就是持佛善念,佛珠同“弗诛”,意为不要诛杀生命。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佩戴佛珠,首先意在时时提醒要爱惜物命。
同时,佩戴佛珠也时时提醒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
3、圆满
佛珠多数圆形,藏式桶珠也是椭圆型的,代表着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佛教一直在说的问题就是,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
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人生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和领域。
4、敬诚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真诚待人,从而改正我们傲慢、自以为是的缺点,变得平和理智。
5、功德
佛珠数目较多的是18粒和108粒。18代表着十八不共法,是佛的十八中特有的功德;18也代表着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现象。108代表着百八烦恼,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人之所以身心有疾病,之所以本有的无量智慧功德不能显现,就是因为这些烦恼的存在,这些烦恼盖着了本有的智慧功德。如果解了这些烦恼,就同于佛。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6、善缘
佛珠本来的功用是拔珠计数、念佛掇心的,如今日益扩大为一种佩饰,多戴在手腕,一些玉石类的比如翡翠南红佛珠则多佩戴在胸前,时时提醒自己要照顾身、口、意,更能有效庇护自己,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

佛珠,我们常说的是结缘,当以“请”的心态来恭敬,本身也是在恭敬我们自己,当我们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推及到身边的每事每物,对每个人都能恭敬,宽容,这就是在和一切结善缘,修养身心最好不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