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款红酒?

喝完葡萄酒后,如何对它进行评价?评价一款酒,让我们来看看普通酒友,专业酒友和文艺酒友各是如何回答的。不同级别的回答语如下,请大家随意参考:入门级――这款是红葡萄酒,颜色看起来,嗯……判质量这是一个综合评价,在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后,品酒者其实已经得出了结论。

喝完葡萄酒后,如何对它进行评价?当有人问你这款酒如何时,又该怎样回答?评价一款酒,让我们来看看普通酒友,专业酒友和文艺酒友各是如何回答的。

看 颜 色

第一步是通过视觉,来观察酒的清澈浑浊情况以及颜色深浅程度。标准的品酒卡上,各类葡萄酒根据颜色从浅到深被归为:

白葡萄酒(柠檬色―金色―琥珀色)

桃红葡萄酒(粉色―橙色)

红葡萄酒(紫红色―宝石红―石榴红―红茶色)

以一款普通的年轻波尔多为例,一般由赤霞珠和梅洛葡萄混酿而成。不同级别的回答语如下,请大家随意参考:

入门级――这款是红葡萄酒,颜色看起来,嗯……不深。

专业级――这款酒非常清澈,其色泽呈现出迷人的宝石红。

文艺级――这款酒如水晶般清澈,透亮得像是16岁少女的明眸带水;看一眼,酒色是她的唇,红若宝石;再看一眼,又好像是她颊上胭脂色的娇羞明媚......

闻 香 气

第二步是通过嗅觉,来判断酒中芳香物质的纯净程度、浓度和香味特征。标准的品酒卡将其归类为:

纯净性(纯净―有缺陷气味)

浓度(淡―中―浓)

香味特征(果香―花香―香料―植物―橡木等)

关于这个步骤,假设是一款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红葡萄酒,由桑娇维塞和梅洛混合酿制。我们就可以这样回答:

入门级――这款酒……挺好闻的。

专业级――这款酒香味较浓,闻起来很纯净,带有清新的果香和花香味。

文艺级――这款酒的香气纯净而浓郁。在鼻前充盈着芬芳,闻起来有妈妈手洗过的衣服的味道,是记忆里干净清新的花果气息(对应第一层香气);有她藏在柜子里的软糖和果脯的口感,那么甜却从来吃不腻(对应第二层发展的果脯香气);奇怪的是,还有家里停电时与母亲和烛火相伴的温馨之气(对应第三层陈年类皮革蜡油等香气)。

品 口 感

终于可以喝了!第三步是通过舌头和嘴巴去感受葡萄酒的整体口感和风味。品酒卡中将其归类为:

甜度(干―半干―半甜―甜)

酸度(低―中―高)

单宁(低―中―高)

酒体(轻―中―饱满)

风味特征(果香―花卉―香料―植物―橡木等)

余味(短―中―长)

我们用年轻的葡萄酒举例子吧,可以是年轻的波尔多(赤霞珠和梅洛主打),也可以是年轻的意大利巴罗洛或者巴巴莱斯科(内比奥罗主打)。这类葡萄酒还需要时间发展,喝起来比较青涩:

入门级:这款酒闻起来挺甜的,但喝起来比较涩。

专业级:这款干红酸度适中,单宁比较高,酒体比较饱满,酒精度中高,体现出明显的红色水果和花卉风味,口感平衡,回味悠长。

文艺级:这是一款风味浓郁、口感平衡的葡萄酒。她就像一个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年轻姑娘,其酸是男朋友和别的女孩说话时,姑娘心中微妙的醋意,但她绝不干涉。干且紧的单宁是她的原则、她的棱角。年轻的她和父母闹矛盾,年轻的她还会素面朝天去逛街。这酒里有红樱桃和紫罗兰,还有绿茶和蜂蜜;品出来是一个有故事有视野的姑娘,她在大舞台上朗诵过诗句,也在法国巴黎看过日落。年轻的姑娘已经这么可爱,10年甚至20年后,她会精致起来,但依然不失魅力。

判 质 量

这是一个综合评价,在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后,品酒者其实已经得出了结论。品酒卡上将综合评价分为5个等级:

差―可接受―好―很好―特好。

但大家都知道众口难调啊!比如有的人对榴莲爱得要生要死,有的人闻到榴莲就要生要死。酒也一样,酒评一般是品酒者的主观判定。除了一款酒的基本品质外,在综合评价时描述出合适的消费群体,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大酒,我们用清新素雅一点的勃艮第黑皮诺结尾吧!请看品酒词:

入门级:这款酒挺好的……

专业级:结合这款酒的等级和综合表现,这是一款好的葡萄酒,它的平衡感很好,口感凝练程度也很好,但复杂度稍欠缺,余味不功不过,是一款适合大众消费的酒款。

文艺级:这款酒带你置身温柔娴静的江南水乡,有沿水静坐的阿埃还有午后酣睡的孩童。倘若你心有菩提,请进一杯酒;倘若你难忘高楼,这款便不是你的最好选择。

其实现在很多品酒师们深陷于课本的语言,说起一款酒习惯性地按照颜色、香气、口感的流程评论,一次两次朋友们会觉得:哇!好专业!多几次大家就腻了。

想要更好地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一哥个人的感触还是得靠平时多品酒、多看书以及多表达,然后选择活泼讨人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

这个形式的选择可就多了,语言只是最基础的一种,你可以专业地说,文艺地说,甚至可以为你心爱的葡萄酒吟一首诗!语言表达不过来的时候,就可以像《神之水滴》第一师徒那样,在脑海中还原这款酒的意向,用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画像表达不完整的时候,如果你需要声音,那就找一首曲调/歌词都符合的歌曲,音乐无国界,也没有行界。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