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光泽、密度与其他性质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玉质上乘,光洁温润、坚韧致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指它的光泽具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温润的感觉。和田玉的光泽柔和,不强也不弱,既没有强光的刺眼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着舒服。和田玉的密度经测定为2.66至2.976g/cm3。和田玉受到击打后,会发出清越以长的声音。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玉质上乘,光洁温润、坚韧致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和田玉的知识,让大家对和田玉有更多的了解。

光泽是指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其与矿物对光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玉石的光泽就越强。

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指它的光泽具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温润的感觉。和田玉的光泽柔和,不强也不弱,既没有强光的刺眼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着舒服。羊脂白玉就是因为如同羊的脂肪而得名,光泽温润,非常珍贵。一般来说,玉石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

检测玉石的光泽,要有一个光滑面,这种面的光滑程度叫光洁度,它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玉石的感受。把玉石抛光后的明亮程度叫亮度,亮度高而均匀为好,亮度低或亮度不均匀有灰暗的条带和斑点就会影响玉石的美感。特别有趣的是台湾省花莲县软玉矿中出现了一种带猫眼光泽的玉石,这在其他和田玉中是不存在的。

玉石的密度是指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和田玉的密度经测定为2.66至2.976g/cm3。不同品种的和田玉之间的密度略有差别,墨玉为2.66g/cm3,白玉为2.922g/cm3,青白玉为2.976g/cm3,一般青玉或青白玉的密度大于白玉,墨玉中因为含有较轻的石墨鳞片,密度较小。

和田玉与蛇纹岩型软玉相比较密度略低,如新西兰软玉为2.95至3.02g/cm3,平均为2.99g/cm3或 近于3g/cm3,加拿大软玉为2.5至3.01g/cm3,平均为2.99g/cm3,苏联软玉为2.991g/cm3。

和田玉对冷热变化表现为惰性,冬天摸它不冰 手,夏天摸它也不会感到热,因此人们喜欢贴身佩戴。

和田玉受到击打后,会发出清越以长的声音。古代利用和田玉这一特性将其制作成乐器,在远古传说中有玉箫,清朝时期用和田青玉制成编磬。值得一提的是,软玉的声音性能在国外也有记载,如新西兰软玉就是如此,毛利人很早就利用这个特性,敲击大的软玉板,用来警告那些企图侵占别人财产的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