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发簪仍是少数民族女人不可或缺的装饰物

近现代,发簪仍是少数民族女人不可或缺的装饰物发簪自古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可以通过佩戴的发簪便可显示主人的高贵与否。到了近现代,随着发式的多样化,发簪似乎也就比较少见了,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簪仍是女人们不可或缺的发饰。发簪还是如今一些地区少数民族男女青年首选的定情信物。
近现代,发簪仍是少数民族女人不可或缺的装饰物

发簪自古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可以通过佩戴的发簪便可显示主人的高贵与否。到了近现代,随着发式的多样化,发簪似乎也就比较少见了,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簪仍是女人们不可或缺的发饰。
近现代,随着人们的发式的改变,发簪在汉族中已失去了许多固有的意义,而逐渐衰亡。但在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仍保留着发簪满头的习尚。如满族妇女盛装时常插的“大扁方”银簪,形状为扁长形,簪面有素也有花纹图案,已婚妇女穿插髻间,既固发又起美饰作用。苗族女子将长发挽髻于顶,发间插饰7、8根尖头银簪。黎族新娘头上,排列插饰10几根银发簪,显得古朴典雅,美观大方。
从今天各民族的发簪质料、形制、款式、工艺特点等,不难看出,中国少数民族的发簪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各民族发簪的风格,融入了浓郁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许多民族插饰发簪除了固发和美饰外,还把它当作男女成年的标志,有的民族还把发簪当做护身符插于发间,以祈愿得到神灵的佑护。发簪还是如今一些地区少数民族男女青年首选的定情信物。广西东兰一带的壮族、瑶族有春节击铜鼓祈年的习俗,每年春节,未婚女子常用银簪连同自己的发辫一起敲击铜鼓,并将银簪作为定情物赠送给在场的意中人收留。这是男女之间最珍贵的礼物,婚后,丈夫要将银簪奉还妻子,插回妻子的头上,以祈愿生活幸福,白头偕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