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读懂葡萄酒中的“风土”

上面这些众多要素,有人称呼它为“风土”。反之,当葡萄在贫瘠的土壤中挣扎的生长,结出的果实会有多层次的风味,品质也是一等一的。越多的葡萄酒在葡萄藤上,就有越多的葡萄要分享一串藤上的养分,也意味着每颗葡萄的风味集中度减少啦。

从一串葡萄演变成葡萄酒,虽然我们在学习酿造过程后大致知道是怎么演变而来的,不过虽然是同样的酿造过程,但是从一瓶酒到一瓶好酒,中间的差距,还要追溯到葡萄酒的种植,而说到种植,最能影响它的因素,莫过于风土了。

葡萄栽培(Viticulture)

“这什么鬼东西?”你可能会这么想。葡萄栽培其实就是种植葡萄的科学与艺术。而栽种者(Viticulturist,或grower)就是负责葡萄藤生长,和葡萄园中发生一切一切的那个人。

那栽种者该做些什么呢?基本上,他们在一年的循环中,必须决定像害虫防治,灌溉,还有一个影响葡萄酒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修剪葡萄藤。虽然葡萄品种会决定一支葡萄酒大致风味,不过啊,葡萄的栽种才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最大因素。

上面这些众多要素,有人称呼它为“风土”。风土可以广泛延伸到整个产区的气候,却也能缩小到一株葡萄藤下面的泥土质地。风土,让一支葡萄酒中包含了该支酒产地所表达的意念,也是为什么明明同样的品种,却因为在世界上栽种的地点不同,颜色,结构与风味却都截然不同的最大原因。

这些伟大的栽种者们,就这么本着岁月累积出来,已经渗进皮肤,透入血液中的“风土”知识,决定该种植什么葡萄品种,如何照护这些上天的礼物,一切的一切。

1.地点+气候=完美联姻(Marriage)

世界上到处都有种葡萄,不过有些地区就是比较适合葡萄栽种。由于葡萄藤需要足够的阳光成熟以及足够的雨量才能有足够的收成量,葡萄园的地点就决定了当地的气候是否适合葡萄生长。上面这两样因素,不论是过多或过少皆会伤害葡萄的成长,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葡萄酒皆是在纬度30~50度之间的原因(南北半球都是)。

总而言之,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不宜太热也不宜太冷,什么冰霜啊,强风啊,霜害都是不能太常发生的。另外,葡萄园通常会在靠近河流或是山坡地(在南半球的话会面向北边,北半球的会面向南边),因为河水的温暖和阳光的照射,都有助于葡萄生长。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和德国这两个寒冷的地方能有葡萄园的原因啦!

2.土壤(Soil)

出乎意料的,为了寻找水份与养份,葡萄藤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更强壮!当葡萄的生长过程太容易,产量过多,结出的果实风味层次会比较少,太大众化。反之,当葡萄在贫瘠的土壤中挣扎的生长,结出的果实会有多层次的风味,品质也是一等一的。

这也是有些葡萄栽种者会刻意去追求“低收获(Low Yields)”刻意减少葡萄产量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葡萄酒的层次更丰富。越多的葡萄酒在葡萄藤上,就有越多的葡萄要分享一串藤上的养分,也意味着每颗葡萄的风味集中度减少啦。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土壤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不过现在你只需要知道,最适合葡萄酒葡萄生长的土壤,排水必须良好,水份容易渗透,水份容易保留,但又不能太肥沃,才能长出最高品质的酿酒葡萄(好像还挺麻烦的...)

3.葡萄藤管理(Vine Management)

关于葡萄藤管理,都能写本书了,不过我们只提两个重要的概念,树冠管理和葡萄藤培养。树冠管理(Canopy Management)泛指照顾地表上你能看到的葡萄藤的一切,葡萄藤培养(Vine Training)则是更精确地指向修剪葡萄藤,用木栅支持葡萄藤的结构这些,为了让葡萄藤在气候条件下最强壮的生长,以及让葡萄藤碰到土地生出新根的手法。

不管是为了降低收获量而修剪葡萄藤,还是修剪叶子让葡萄果实更接触到阳光,上面两个因素,在葡萄的健康,成熟度和对害虫的抵抗上,都是最关键的角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