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楠香的演绎史

在中国早期的香文化中,只有沉香,并无奇楠。至明末清初,又引入了“伽楠”一词,也叫“棋楠”,之后又有了“土伽楠”,“洋伽楠”之分,来区别国产奇楠和进口奇楠,奇楠的叫法开始流行,逐渐的与沉香区分开来,并最终自立门户。

在中国早期的香文化中,只有沉香,并无奇楠。虽然早在宋代占城进贡清单中就出现了“伽蓝木”一词,意为“黑色的木头”,但其实它和我们所认知的奇楠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宋之前有关沉香的著作,从香学著作《天香传》、《南番语录》、《香谱》,到医学著作《本草衍义》,再到记录杂谈轶事的《铁围山丛谈》、《桂海虞衡志 志香》中,都没有关于奇楠的描述和记载。
但这时,人们对沉香的认识和使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沉香的成因和划分非常的详细,虽然按照沉入水中的程度只划分为沉水香、栈香、黄速香三类,但每类之下,又有无数的细分,但从其描述中却不难看到奇楠的影子:
“今复有生黄而沉水者谓之蜡沉又其不沉者谓之生结即栈香也”;
“有削之自卷,咀之柔韧者,谓之黄蜡沉,尤难得也”;
“角沉黑润,黄沉黄润,蜡沉柔韧,革沉纹横,皆上品”。

“奇楠”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明代慎懋官所著《华夷续考》中:
“奇楠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窍露者,木虽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蚁食蜜,归而遗渍于香中,岁久渐浸,木受蜜结而坚润,则香成矣。其香本未死,蜜气未老者,谓之生结,上也;木死本存,蜜气凝于枯根,润若饧片,谓之糖结,次也;其称虎皮结、金丝结者,岁月既浅,木蜜之气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为下耳。”
这里对奇楠的描述与我们现代认同的奇楠就非常的接近了。

至明末清初,又引入了“伽楠”一词,也叫“棋楠”,之后又有了“土伽楠”,“洋伽楠”之分,来区别国产奇楠和进口奇楠,奇楠的叫法开始流行,逐渐的与沉香区分开来,并最终自立门户。(《沉香的历史身影》)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