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宝石的收藏新贵――尖晶石

彩色宝石的收藏新贵――尖晶石独具慧眼的收藏家能最大程度地享有宝石的增值部分,同任何投资道理一样,投资宝石也应该寻找价值洼地,譬如尖晶石。同时,非常令人惋惜的是,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两颗最大的尖晶石矿物标本,分别重达520克拉和355克拉的红色尖晶石,都是1861年英军入侵中国时战利品。
彩色宝石的收藏新贵――尖晶石

独具慧眼的收藏家能最大程度地享有宝石的增值部分,同任何投资道理一样,投资宝石也应该寻找价值洼地,譬如尖晶石。
已经被市场认可的成熟宝石品种,往往相对保值比较容易,但升值空间有限。而那些尚未被世人追捧,但已为收藏家们独具慧眼纳入囊中的宝石品种,才是真正的潜力股。
由于尖晶石那一段广为人知的“蒙冤史”,它曾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劣质”和“赝品”。然而,作为红宝石的伴生宝石,尖晶石尤其是红色尖晶石,因其晶体形态、摩氏硬度、晶体色泽、折射率等都与红宝石非常接近,长期被误认为是红宝石,这也恰恰证明了尖晶石具有非常优异的宝石学指标。
美艳而高贵的尖晶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皇室的专利,除了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和“铁木尔红宝石”是著名的皇室收藏以外,俄罗斯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1762年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了一顶史无前例、奇重无比的皇冠,皇冠顶端镶嵌了一枚1676年由当时俄国出访中国的特使尼古拉斯特菲尔以2672枚金卢布在北京购得的重达398.72克拉的红宝石。实际上,那就是一颗有着极其美丽的天鹅绒光泽的红色尖晶石。在那见证历史的时刻,这枚红色尖晶石是该冠冕上唯一一颗彩色宝石,皇冠上的其他珍宝都是素色的钻石和珍珠。
英国皇室对于大颗粒红色宝石的热爱并未因拥有“黑王子红宝石”和“铁木尔红宝石”而停息,他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搜集色泽美艳的宝石,来丰富皇家珍藏列表。在大英帝国的皇室收藏中,很多当时被当做红宝石的大颗粒红色宝石,后来都被证明,其实都是尖晶石。同时,非常令人惋惜的是,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两颗最大的尖晶石矿物标本,分别重达520克拉和355克拉的红色尖晶石,都是1861年英军入侵中国时战利品。
尖晶石的收藏标准
那么,既然尖晶石具有优异的宝石学特性且备受皇室青睐,那么对于拥有复杂色系的尖晶石家族来说,到底什么样的尖晶石具有收藏价值呢?
首先,重量。从克拉数上判断,一般超过5克拉的尖晶石,已经非常稀少,对于颜色特别美丽的尖晶石,超过3克拉已属难得。
其次,色彩。从色泽上判断,拥有明亮正红色的尖晶石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绝大部分被误认为红宝石的皇室珍藏尖晶石都是正红色,有些正红色的尖晶石还具有特殊的优雅丝绒感,有些正红色尖晶石具有与鸽血红宝石极其相似的色泽。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于坦桑尼亚马亨盖地区的粉色尖晶石也是近年来收藏的新热点,因为颜色极其艳丽,并且产量稀少而受到市场狂热追捧。其他红色系的尖晶石,如果颜色明亮动人,也一样极具收藏价值。
第三,净度。和所有宝石一样,具有高净度的尖晶石较内含物、纹裂丰富的尖晶石更为稀有,因此更值得投资者考虑。
第四,切割。在其他三项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切割优异的尖晶石更能凸显宝石之美,因而更具收藏价值,过薄或过厚的亭部,为了保重而没打磨到的小矿缺,以及为了迁就原石进行的不对称切割都会影响尖晶石的商业价值。
尖晶石的投资趋势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尖晶石被人们所误解,但近年来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尖晶石开始迅速升温,在国际市场上,尖晶石的拍卖价格扶摇直上。
2013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一颗预估价为18万的4.27克拉缅甸粉红色尖晶石戒指,成交价为23.75万港币。2013年11月,日内瓦苏富比拍卖了一颗5.04克拉红色尖晶石,预估价为7500瑞士法郎,成交价高达35000瑞士法郎。2013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对由6颗共重10.14克拉的尖晶石组成的耳环,预估价为15万港币,成交价为18.75万港币。
在世界顶级拍卖行中频频现身并以高出预估价格甚多而拍出的尖晶石,在中国内地拍卖册中却较为少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市场对于尖晶石的认知不足所造成。
在顶级尖晶石的主要产地缅甸,2011年5克拉左右的顶级鸽血色尖晶石售价尚不足2万人民币,2014年已飙升至5万人民币以上,短短三年时间,上涨了近三倍。
在尖晶石的产地,顶级的尖晶石时常尚未进入自由流通环节就已被欧美珠宝商收入囊中,并且近年在世界一线珠宝品牌中出现了许多以尖晶石作为主石的顶级珠宝作品,这预示着,尖晶石将在沉寂了许久之后,重新华丽归来。毕竟,尖晶石没有一个专门的矿可供开采,其产量也极为有限,但最重要的是,尖晶石的美,是如此地摄人心魄,夺人眼球。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