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三种极致的质地

小叶紫檀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高密、高油以及好的底色。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三项指标分别达到极致时的料质,也就是通常说的泥料、犀角质、鸡血料。而有种罕见料质,木质坚硬,紫檀素沉淀极其丰富,新切面即为鸡血红色,而且性状稳定,经氧化颜色变化不明显,被称为“鸡血料”。

小叶紫檀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高密、高油以及好的底色。除了因病变产生的特殊料质外(瘿子、金星),评价紫檀料质好坏的常规指标有三个:密度、油性、色泽。采伐于天然野生林的老料,因生长缓慢、成材周期长,通常密度高、油性足、新切面是色泽饱满的橘黄色。而采伐于速生林的新料,通常材质粗松、含油少、新切面色泽相对较淡且偏向枯黄。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三项指标分别达到极致时的料质,也就是通常说的泥料、犀角质、鸡血料。

泥料――密度的极致

紫檀木质是由细胞、气管胞、木质素细胞壁组成。细胞形成木质纤维组织,而气管胞则是沿着树茎运输的液汁的导管,也就是俗称的棕眼或牛毛纹。

木材密度通常指气干密度,是在一定的大气状态下达到平衡含水率时的重量与体积比。也就是说,密度高的紫檀料,除了木质纤维排列致密外,同时还要棕眼细小而稀少,当这一特征达到极致时,有时肉眼几乎看不到棕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泥料”。

犀角质――油性的极致

树木在成长中会生成植物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受大气和水文环境变化的影响,不同的树木,甚至同一棵树的不同部位,含油量均有所不同。

而当一块料含油量达到极致时,就会像玉石一样透光(这和水波纹的光线折射产生的错觉透光感不是一回事),看上去像半透明的油脂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犀角质”。

鸡血料――色泽的极致

紫檀色泽的差异是由紫檀素沉积的多少导致的。紫檀新切面通常为橘黄色,日久为深紫,其间多为鸡血红。而有种罕见料质,木质坚硬,紫檀素沉淀极其丰富,新切面即为鸡血红色,而且性状稳定,经氧化颜色变化不明显,被称为“鸡血料”。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用鸡血料做的明清老家具,历经数百年依然能分辨的原因。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