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蜜蜡虽好 收藏仍需谨慎

蜜蜡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珍宝,是珠宝界中的佼佼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注琥珀蜜蜡收藏品,在地摊、店铺,甚至在专场拍卖中品相各异的琥珀蜜蜡收藏品随处可见。而随着关注度的增加,市场上琥珀蜜蜡的价格也逐年上涨,由去年200-300的克价上涨至近来600的克价,可谓涨幅惊人。老西亚蜜蜡则是橘黄、橘红的。
蜜蜡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珍宝,是珠宝界中的佼佼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注琥珀蜜蜡收藏品,在地摊、店铺,甚至在专场拍卖中品相各异的琥珀蜜蜡收藏品随处可见。而随着关注度的增加,市场上琥珀蜜蜡的价格也逐年上涨,由去年200-300的克价上涨至近来600的克价,可谓涨幅惊人。然而对大多数藏友来说,要分辨蜜蜡真伪新老及从哪里来的并不容易,买对了,就是最大的关键。
如何判断是否是天然老蜜蜡?
一般通过颜色、气味、浮力、形状、光气、包浆、透光、纹路、开片、孔道等综合判断,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经常看到有新蜜友说自己买的蜜蜡盐水能浮起来,手搓也有松香味,为何大家还说不对?化工产品也能浮起来,带松香味的可能是老二代或者新再溶的。再比如有人拿着傻开门的老蜜蜡问为何手搓香味不明显,仔细一看,包浆很厚的一层,那味道当然不明显,基本上没盘过的蜜蜡相比盘过的松香味大一些。
另外还有藏友认死理儿,觉得只有钥匙孔的才是开门老蜜蜡,不是钥匙孔或者孔道较小且规整的,都不对。我个人不赞同这一看法,因为是不是钥匙孔以及什么样的钥匙孔,取决于百年前穿蜜蜡绳子的粗细,以及岁月流逝中的磨损程度。100年前藏区或西亚,难道就不能有结实且细一点儿的绳子?老蜜蜡当年在藏区和西亚也算是贵族的玩意,很多时候也是出席重要场合才加以佩戴的,甚至很多老蜜蜡是挂在家里供奉的,若不经常把玩,哪来的那么大的孔道?所以判断真伪,不要凭借任何单一因素考虑,要整体来看。

另外,很多新蜜友见到冰裂纹或橘皮纹就认为开门,这是个误区,因为冰裂纹造假技术也算是登峰造极,是常见做旧的一种。上手看过假的冰裂纹便知道这种一般开片较大,很不自然,且通常珠子很新,是做旧的。我大致统计过入手的老蜜蜡,开片有冰裂纹的只占了少数,绝大多数没有冰裂的不也是老的么。橘皮纹也是一个道理,包浆厚中的,就不明显,没盘过的则很明显。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根据单一判断标准来看定论,很容易吃药。其次,因为使用方式不同,藏蜡中较少见到橘皮纹、冰裂纹的,西亚老蜜蜡中比较多见。
到底是鸡油黄的好,还是纯蜜蜡的好,还是半珀半蜜的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价格上实际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老藏蜡和老西亚蜡有何区别?
老藏蜡基本都是黄色的,即所谓的鸡油黄。老西亚蜜蜡则是橘黄、橘红的。但敲碎后,两者里面都是鸡油黄的。老藏蜡在藏区是作为饰品使用的,一般是随身佩戴,而西亚老蜜蜡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货币功能丧失后则作为财富储存起来。所以泛泛来讲,在未盘的基础上,老藏蜡看上去包浆厚一些,而中东老蜜蜡看着干一些。
另外有一种说法,老藏蜡的孔道或者边沿磨损的很圆润,西亚老蜜蜡的孔道及边沿比较直等等,但据个人入手经验看,好像没有类似明显的差别,而且个人觉得也没必要钻的这么细。所以说,不要钻牛角尖,看到红的就说是西亚的,看到黄的就是藏区的。

关于形状和老二代
有一种说法,老藏蜡基本上都是饼子,而西亚老蜜蜡饼子、片子和桶状的均有,桶状的一般是蜜斯林做念珠用的。就个人上手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对的,但也确实上手过墩子老藏蜡。老藏蜡中再溶的较少(不是说没有),老西亚蜡里面老二代多一些。这类老二代蜜蜡和现在的压制合成蜜蜡不一样,它只是融化再铸,里面没搀和其它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老二代的价格也没低到哪里去。
至于所谓的“中东蜜蜡”,什么绿的、蓝的、红的,什么贵族蜜蜡、什么雪山蜜蜡,这些基本上都是塑料制品,或者其他物质和琥珀粉压制的。另外还有一种红色的东西,中东人称其为“sulus”,怎么拼写的不懂,反正也不是天然的。
蜜蜡琥珀如何保养?
蜜蜡属于有机珠宝,害怕高温和大幅变动的温差。因此不要长时间置于太阳下或是暖炉边,温度过高蜜蜡会变软,致使表面融化,变黏,但有人说夏季不是佩戴蜜蜡的好季节,我完全不认同。什么地儿能热到把蜜蜡烤化的程度?而且夏季汗渍很多,是把玩蜜蜡的好季节。蜜腊的硬度极低,只有2-3左右,仅比指甲略硬一点。所以避免与其他高硬度宝石放在一起,以免被其他高硬度宝石划伤。这也是为什么手钏上珠子之间要用椰壳、皮子隔开的原因。
同时蜜腊应避免与其他有机溶液接触,如酒精、汽油、香水、化妆品等等。另外,蜜腊极易因为脱水而干裂、所以应常上油或常把玩,以免其脱水(建议您用橄榄油。每件蜜蜡都是蕴涵不同灵性的活化珠宝,最好的养护方法就是经常佩带,汗渍的会滋养蜜蜡,它将变的润泽通透,温润细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