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与佛教的渊源

一提起琥珀,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它是一种晶莹剔透的宝石,闪亮动人。佛教佛经中屡次提及到琥珀,与金银等珍宝一同被奉为人间至宝,可用来供佛、禅修、摄六尘、净六根。传说每个琥珀都有佛祖了却众生平安之大愿的佛心。琥珀里的包裹体万年不变,佛祖誓度众生的宏大愿望。

一提起琥珀,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它是一种晶莹剔透的宝石,闪亮动人。其实呢,琥珀不仅是具有良好装饰性的宝石,它还是珍贵的化石。现在应该知道,那些含有动植物标本的琥珀就是珍贵的化石,那些内含物都是能用于研究的对象。所以我们说,琥珀是一种特殊的化石,其他类的化石与它相差甚远。
化石这个名词用于琥珀并不十分恰当,化石本来应指某种生物长久埋藏于地下后石化成形,除了其轮廓、骨骼、牙齿或坚硬不会腐朽的东西外,大部分的组织都变成石头了。但是琥珀的内含物却不会变成石头,生物的大部分的组织与当初被封藏时一模一样,鲜有改变。每一个小节都细腻可察,甚至有的还保留着原色。不是粗糙不堪的石化化石可以相提并论的。
琥珀化石在时空的演变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关键角色。它所含的资讯是承先启后,历史繁衍的明证。不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化石资料,而且钜细靡遗,锲而不舍的收集了数千万年,完成了绝无仅有的史籍,至今我们仍然未发现其他化石能够与它相提并论的。
佛教佛经中屡次提及到琥珀,与金银等珍宝一同被奉为人间至宝,可用来供佛、禅修、摄六尘、净六根。例如《般若经》中记载:愿多与我家中所有上妙花N、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苏油、末尼真珠、吠琉璃宝、颇胝迦宝、珊瑚琥珀、螺贝璧玉、杵藏石、藏帝青、大青、并金银等种种供具。琥珀做成佛珠、佛像,并镶嵌在法器上,用琥珀雕成的佛像观音更为大家所喜爱。
佛珠,一般分为挂珠、持珠和戴珠。挂珠多为108粒,持珠一般18-36粒,戴珠多为18粒14粒。传说每个琥珀都有佛祖了却众生平安之大愿的佛心。佛教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因定生慧”。琥珀可以帮助修行者定心,108粒佛珠代表108种烦恼,每拈住一颗佛珠,再转到下一颗,代表压住躁动的内心,心境平静,去除烦恼。
琥珀里的包裹体万年不变,佛祖誓度众生的宏大愿望。喻意誓言永不改变,是永恒的象征,善男信女用琥珀祈福,获得一世的吉祥,福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