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螺有什么用?

在佛教中,法螺不仅代表佛法的传播,而且具有消魔除障的功能。在中国,法螺又被称为蠡、梵贝、海螺号、法螺等。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当中,法螺被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现代法螺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天然海螺制作,一般全长25―33厘米。制作精致的法螺,多在表面镶嵌金属装饰。

在佛教中,法螺不仅代表佛法的传播,而且具有消魔除障的功能。千手千眼观音第一手所持的法器,就是法螺,可见它的重要性。海螺曾是古代战场上的军号。据佛经上记载:“螺贝之声远闻,以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又螺声勇猛,以表大法之雄猛。又吹螺而号令三军,以譬说法降魔。”

法螺也是中国佛教中的吹奏乐器

佛教传入中国后,法螺成了藏、蒙古、纳西、傣、满、汉等民族的吹奏乐器,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在中国,法螺又被称为蠡、梵贝、海螺号、法螺等。早在南北朝北魏时期(386―534年),云岗石窟的雕刻中就已经有了吹奏法螺的雕像。宋代《乐书》中记载:“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当中,法螺被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说:“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盖仿佛于笳而内之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有一支清代贝,系乾隆年间(1736―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长的清白色海螺,磨平螺尖,镶嵌铜吹嘴,螺身镶嵌铜板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乾隆御制”四字,全长35厘米,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现代法螺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天然海螺制作,一般全长25―33厘米。磨平螺尖,螺尾有一小圆孔作吹孔,有的两端穿以细皮绳,平时斜挂奏者胸前或腋下。制作精致的法螺,多在表面镶嵌金属装饰(多为银质)。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