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与红木

古典家具研究收藏界人士也不同意将紫檀、黄花梨一类的高级硬木归于红木一类。明代及清中期以前的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成熟代表,所用优质材种多为紫檀、黄花梨、铁力等,绝对不包括红木。清高级木材有通称硬木的,是当时木匠行和家具商人通行叫法,包括紫檀、花梨、鸡翅木、红木等。
紫檀是不是“红木”?如果过去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像平常人一样,表达我对红木家具的向往,并不惜将我混淆多年的概念再重复一遍,这种缪误重复一百遍似乎便成了真理,让大多数人笃信不疑。他们都像我过去一样只认红木,不识紫檀。但也就在10年前,当我有幸在江苏南通的顾氏木行中一睹紫檀的真面目时,便被紫檀无可比拟的品质惊呆了,再也不敢也不愿将紫檀与红木混为一谈。
古典家具研究收藏界人士也不同意将紫檀、黄花梨一类的高级硬木归于红木一类。因为从历史上紫檀的使用情况、加工方法,成品家具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看,紫檀与“红木”的最终成品相去甚远,红木根本无法与紫檀这样的特殊名贵木材相提并论。
“红木”专指酸枝木,北方称红木,广东称酸枝木,包括红酸枝、黑酸枝和白酸枝。而紫檀在原材的特性上均比酸枝优越。明代及清中期以前的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成熟代表,所用优质材种多为紫檀、黄花梨、铁力等,绝对不包括红木。清中期以后,以上木材来源枯竭,才用质地较次的红木作代用材。将紫檀这样的名贵木材概括在红木范畴以内,等于贬低和埋没了明清优秀家具的艺术价值,更模糊了木材等级差别。明代史料中有称“细木”的,包括紫檀、花梨、乌木、铁力、楠木等木材。清高级木材有通称硬木的,是当时木匠行和家具商人通行叫法,包括紫檀、花梨、鸡翅木、红木等。如何可将“红木”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呢?
紫檀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是木材中的极品,同样年代、同样工艺水平的一件古典家具,紫檀料的价格是红木质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二者之间如同钻石与玻璃之别。在正史、大书甚至《红楼梦》、《金瓶梅》、《老残游记》这样的留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古典文学名著中,都未见将紫檀、花梨称作红木的记载,而只有紫檀、花梨之称。而现在,这种“红木”现象,其实是一些经营者想以次充好,模糊人们的概念,美化名称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甚至于有些菠罗格、坤甸木也想赶上这趟“红木快车”。一旦紫檀这样的名贵木种“规范”在“红木”里,就如同钻石变成了宝石,宝石变成了石头,而那些原本是石头的,也可以变为钻石,真是获益非浅。
如果真的将“红木”作为统称,就极有可能造成古典家具的外流。因为在1960年,国家公布的《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中明文规定:一切黄花梨、紫檀、乌木、老鸡翅木所做家具,不论年代,一律不准出口。其他一切质料所做家具,包括屏风、插屏、匾对、灯座、挂灯、壁灯等1795年以前的,一律不准出口。红木并不包括其中。但就在1985年至1989年间的古典家具走私狂潮中,有多少家具被巧立名目,或堂而皇之或瞒天过海地运出境外。当我们的古典家具被外国人一一捆载而去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因为自己为之开启的门缝而汗颜呢?
下一篇:衣服尺寸对照表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