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是睡眠问题引起,7种睡眠问题要警惕!

糖尿病一旦确诊之后,需要常年服用药物控制血糖,除了控制餐后血糖之外,还需要对空腹血糖进行控制,但是有很多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总是控制不好,除饮食因素影响之外,也有可能是睡眠引起的,若睡眠质量降低会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糖尿病一旦确诊之后,需要常年服用药物控制血糖,除了控制餐后血糖之外,还需要对空腹血糖进行控制,但是有很多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总是控制不好,除饮食因素影响之外,也有可能是睡眠引起的,若睡眠质量降低会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那么睡眠为什么会对空腹血糖造成影响呢?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下降时,机体内松果体素的分泌较正常人少,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就会被削弱,有可能造成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空腹血糖。

那么影响空腹血糖的睡眠因素都有哪些呢?

1、睡得太晚

晚上机体的器官和细胞都需要进行自我修复,在11点之前入睡,是身体最佳的养生时间,也是睡眠的最佳时间,若睡得太晚会增加胰岛素的抵抗,严重影响身体的内分泌,使血糖起伏波动过大,必须要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6~8个小时左右,才能够保证第二天精力的充沛。

2、睡前吃宵夜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就是少食多餐,所以很多患者会在晚上临睡之前吃宵夜,这种习惯并不好,在夜晚睡觉之前吃宵夜会将晚上的血糖升高,不利于空腹血糖的控制。

3、睡觉之前进行剧烈的运动

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运动疗法都是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的方式,但是必须要讲究正确的运动时间,如果在睡前进行剧烈的运动,大脑神经兴奋会使患者入睡速度变慢,影响睡眠的质量,可以在睡前进行适当的按摩放松,能够舒缓一天的疲惫,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

4、上床不立即睡觉

很多糖尿病的患者在上床之后不会立刻睡觉,还需要看电视玩手机,这种习惯会导致患者睡觉太晚,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刺激,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5、睡前喝咖啡或浓茶

咖啡或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能够使大脑神经兴奋影响睡眠的质量,糖尿病的患者要想控制控制血糖,就必须要改善睡眠的质量,在临睡之前不要喝一些刺激性的饮料。

6、经常起夜

如果在临睡前喝太多的水,就会导致晚上经常起夜影响睡眠的质量,患者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所以在夜晚临睡前应该避免饮水,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有助于控制血糖。

7、睡觉打鼾

很多人睡觉都容易打鼾,打鼾是一种呼吸暂停现象,糖尿病的患者睡眠打鼾时会引起机体缺血缺氧,会使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睡眠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患者是否健康,睡眠质量提高身体的各项器官能够发挥正常的运转功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影响空腹血糖的原因有很多种,除睡眠之外,还需要准确的找出其他影响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