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出来的糖尿病?专家:不改掉这些睡觉习惯,血糖会突破防线

糖尿病的前身就是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一直被人们忽略了——睡觉。亮灯睡觉、嗜睡、睡眠不足等,必须改掉这些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免让血糖飙升。偶尔一次睡懒觉能缓解全身疲乏感,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患者睡眠时间过长的话,可引起体内血糖波动过大,不利于血糖控制。

糖尿病的前身就是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一直被人们忽略了——睡觉。亮灯睡觉、嗜睡、睡眠不足等,必须改掉这些不良的睡眠习惯,以免让血糖飙升。

“睡”出来的糖尿病?

1、嗜睡

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不能出门旅游,只能在床上躺着玩手机或睡懒觉。偶尔一次睡懒觉能缓解全身疲乏感,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患者睡眠时间过长的话,可引起体内血糖波动过大,不利于血糖控制。血糖一天中也有几个高峰阶段,尤其是凌晨4:00~9:00,若没有按时起床或吃早饭会打破一整天血糖规律,使得血糖一直处于升高状态,从而诱发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


2、睡眠不足

经过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6个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可高达两倍以上。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长期熬夜或失眠会增加甲肾上腺素分泌,使得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升高血糖。另外熬夜也会对下丘脑交感神经带来刺激,使得交感神经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儿茶酚胺带来刺激,抑制胰岛素分泌,影响血糖代谢,最终引起高血糖。此外午睡和高血糖的关系也很密切,很多人晚上睡眠质量差,到了中午会有困倦感。长时间的午睡会影响晚上深度睡眠,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睡眠障碍可紊乱体内代谢,不利于血糖控制,最终诱发高血糖。


3、亮灯睡觉

经过研究发现,开灯睡觉是引起二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一晚上开着灯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水平,使得细胞不能正常作用于胰岛素,体内血糖不能被代谢,不利于血糖控制。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需保证有7-8个睡眠时间,午睡时间不能太长,控制在30分钟即可,避晚上10点之前必须睡觉。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不能擅自添加或减少剂量。控制饮食,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保持适度运动,做好自我监测,定期去医院复查。正确对待糖尿病,不能过于恐惧。合理控制总能量,碳水化合物不能控制太严,需占到总能量的50%~65%之间,尽量以粗粮替代精细粮,选择血糖指数比较低的食物如荞麦、玉米面和燕麦片等,减少脂肪摄入量和控制胆固醇。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