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对于糖尿病常见的认知误区都有哪些?

一些患上糖尿病的病人很容易对这种疾病有认知上的误区,由于这些误区他们的病情无法好转甚至还加重了,所以小编特意在此整理出了一些糖友对于糖尿病的常见的认知错误,以帮助糖友及时矫正自己错误的认知。

糖尿病,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影响下,我国的糖尿病病人群体在不断扩大,所以对于糖尿病这种疾病我们可谓是不得不防。

一些患上糖尿病的病人很容易对这种疾病有认知上的误区,由于这些误区他们的病情无法好转甚至还加重了,所以小编特意在此整理出了一些糖友对于糖尿病的常见的认知错误,以帮助糖友及时矫正自己错误的认知。

【认知误区】

1、糖尿病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糖尿病的危害在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能直接危及病人生命,而慢性并发症具有高致残率,血糖控制不佳的儿童其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因此,病人在糖尿病早期就应严格控制各种代谢紊乱,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在长期病程中可预防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将终生受益。

2、患有糖尿病必须用糖尿病药物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控。一些发现病情较早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指标范围内。部分肥胖的患者需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合理运动,再加上降糖药物的应用,能够成功将体重减到理想水平,此时患者停用降糖药物后,其血糖仍能维持正常。而部分消瘦且发病时血糖过高的患者,在进行了早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2-3个月后可停用抗糖药物,血糖仍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正常。

3、一旦注射胰岛素,那么自己的糖尿病就变成1型糖尿病了

首先,不存在2型糖尿病向1型糖尿病转变的问题,它们是发病原因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其次,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自身胰岛功能衰竭,内生胰岛素不足时也需要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4、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少

有人认为中药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多尿、多饮、多食、皮肤瘙痒、废乏无力、视力下降、手足麻木等临宋症状,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防止或(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延长寿命。通过中医药调理,可以改善机体内环境,所以可以减少西药用量。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成分,因此治疗糖尿病还是要依靠有明确疗效的西药。

5、注射胰岛素会成瘾

胰岛素只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所以不存在注射胰岛素会成瘾的说法。

6、糖尿病是慢性病,不用急着就医,并发症出现后再治疗也可以

这种想法可谓大错特错,糖尿病的早期治疗用药较为简单,血糖容易控制,费用较低。如果患者等到出现并发症再治疗,不仅用药种类增多、治疗费用上涨,而且患者还会被并发症所困扰,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病人死亡或残废。

7、降糖药会损害肝肾,不能长期服用

事实上,口服降糖药对肝肾影响并不大,有些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在病人自身的肝功能有损害时应避免使用,但其自身是不会引起肝脏损伤的。

8、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就可以停药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的疾病,血糖恢复正常只是药物维持的结果,一旦停药,血糖很快就会回升,所以糖友们应坚持降糖药物治疗。

以上就是常见的糖友对糖尿病会有的认知误区,糖友在看了本文后应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避免因以上误区导致自己病情加重。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