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濛的励志故事大全

在王濛出现以前,短道速滑一直是韩国队的天下,不过别人垄断比赛靠无可挑剔的六边形实力,韩国队靠扒拉。10年世界杯上海站,500米半决赛中,我国选手韩佳良被韩国队恶意犯规,腹部、手臂、手腕等处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割伤,当场血染冰面。两年后的世界杯,王濛一个人就包揽了四枚金牌,韩国人闻风丧胆的大魔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关于王濛的励志故事大全

篇一:

”速滑魔王“的诞生

在王濛出现以前,短道速滑一直是韩国队的天下,不过别人垄断比赛靠无可挑剔的六边形实力,韩国队靠扒拉。

18岁夺冠,炮轰教练,靠解说火出圈,“大魔王”王濛的传奇人生

2008年世界杯,我国选手周洋被韩国选手推出赛道,造成颈椎错位。

10年世界杯上海站,500米半决赛中,我国选手韩佳良被韩国队恶意犯规,腹部、手臂、手腕等处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割伤,当场血染冰面。

2012-2013德国世界杯 1500米决赛现场,输掉比赛的韩国选手崔基炫,拿我国选手李坚柔出气,大力击打其腹部。

多年积怨之下,中国队上下普遍达成一个共识,比赛可以输,但必须赢了韩国人。

可是在2002年以前,女子短道速滑中,只有杨扬在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上赢过一次韩国人,此后便再无建树。

为了多赢一次,已经临近退役的老将们纷纷决定留在队里,备战2002年盐城湖冬奥会。

彼时王濛18岁,加入国家队仅两年,由于当时教练的心思都在老将上面,没人管的王濛很快捅下了一个篓子。

她借钱请队友吃饭,前前后后借了一万多,时任主教练的辛庆山吓了一跳,什么饭能吃一万多。

辛庆山让王濛把吃的东西都写出来,看完之后辛庆山emo了,濛主吃的东西他都没见过,气上加气的辛庆山让王濛把《孙子兵法》抄了二十几遍。

当时所有人都把王濛当小孩看,但就是这个小孩,在这一年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上拿下500米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世青锦标赛冠军。

这一年冬奥会上成功拿了一枚金牌的老将们纷纷退役,中国女子短道速滑很快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感受到压力的王濛迅速成熟,主动接过前辈们的重担。

两年后的世界杯,王濛一个人就包揽了四枚金牌,韩国人闻风丧胆的大魔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很多人都应该刷到过王濛背手冲线的视频,学霸控分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其实这只是一次预赛,对手都是一些名气不大的小将。

真正解气的是2013年短道速滑世界赛1/4决赛上,从开始就拿到优势的王濛,在滑到第二圈时,突然被韩国选手下黑手推开十几米远。

瞬间陷入绝境的王濛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慢慢追平了差距。

在还剩最后一圈的时候,突然发力,一个弯道加速超远了所有人,最后冲线的时候还不忘回头看一眼韩国选手,蔑视拉满。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手段都是笑话。

篇二:

“不气盛那还叫年轻人吗?”

王濛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一直有一种狠劲,这种狠劲意味着她真的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着深深的热爱。

虽然她在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天赋与很少见的冰感,但她的成名之路并非坦途。

她在训练时时长与男孩子一起训练,当时的训练条件远没有现在这样完备,王濛曾经要在大半夜和男生们往冰面上浇水,让冰冻实。而她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女生,队里的“约定俗成”是男生浇冰女生做饭。

她曾经在小时候差点因为没有控制好体重被教练赶出速滑队,对了能够继续留在那张她热爱的冰面。王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仅仅吃一小碗米饭和青菜,几乎不吃肉。

减肥这件事情即使对我们成年人而言都绝非易事,而在那个长身体的饥饿年纪,王濛就能够这样对自己下得去手。

这种狠劲让王濛的天赋得以在后天的苦练中得到最好的发挥,但也带来了让她陷入争议的特质:年轻气盛。

在2007年亚运会上,被寄予厚望的夺冠热门王濛输给了韩国队没有拿到那枚她志在必得的金牌,她在赛后的采访中情绪失控,公开宣布要退出国家队。而她抨击的对象,则是她的教练李琰。

一时间舆论哗然,王濛也很快受到了惩罚,被开除了国家队。

在公开场合向媒体抱怨训练固然是王濛的不成熟与过于气盛导致的恶果,但这种气盛在职场中却不一定是一个缺点。

气盛是建立在对于自己所做的内容有着真正热爱的前提下的,这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

我们常常想要去寻找那个现成的答案,好像学会了那列出的“12345”就知道了怎样在所处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但那些“12345”仅仅是“术”的层面而已,真正决定你在职场中走下去的便是这种全情投入的“道”。

你会热爱,会在停滞不前时发痛心急,这样的特质在职场中可能并不适合成为主流,但如果有了这样的人在团队中,这个团队一定不一样。

篇三:

在成为“大魔王”的路上,过早被看好的王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renwugushi.com]。正式学滑冰后,需要克服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的体校住宿环境差,床是由几块木板临时搭建而成的,屋里冰冷潮湿,没多久,王濛和其他伙伴们的身上就起了湿疹。

上冰训练的条件也不尽人意。冰场在室外,白天一旦出太阳,会导致冰面融化,为了在结实的冰面上练习,他们通常要等到凌晨一两点钟浇冰后,才开始穿冰鞋上战场。

最初练习时,王濛脚小,找不到合适的冰鞋,经常会把脚磨破流血。但她从不叫苦,只要能上冰,就永远是一副畅快的模样。等到年纪渐长,身体逐渐发育开来,王濛的体重蹭蹭窜了起来。

过高的体重,使得她逐渐丧失滑冰的优势,连最初看重她的教练都叹了气。不服输的王濛在妈妈的管理下,正视自己的窘境。她努力减肥,除了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跑一万米外,只吃一小碗饭,饿了就啃黄瓜充饥。一年多之后,瘦身成功的王濛得以重新归队。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就发生在此事之后。

16岁那年,她因参加一场体育赛事,被国家队选中,从此开始了“濛主”传奇的开挂式人生。

王濛到底有多厉害?

她七次打破女子500米世界纪录,蝉联世界比赛冠军长达五年;在两届冬奥会上,中国队共获得7枚金牌,她一人独占4金;

2008年的国际大赛中,王濛成为短道速滑女选手滑进43秒的第一人;

此外,她还拥有51个世界冠军头衔……

美国名将阿波罗曾说,短道比赛不可控因素太多,对胜负很难作出绝对准确的判断,但“有一个项目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就是女子500米,(冠军)肯定是中国王濛的”。

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500米夺冠后,开始发烧,甚至到了需要吸氧的程度,此时她也正处于生理期,教练建议她退赛,王濛却坚持上场。

最终,她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一举拿下1000米的金牌,以及3000米接力赛的冠军。

就像队员们给她起的那个外号,“王大拿”,意思是,只要有王濛在,就能拿冠军回来。

不过王濛也有沮丧的时候,有时因被判犯规,她会气冲冲地跟裁判员对峙,尽管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她依然要让对方知道,“下次再给王濛判罚,可判可不判时,要好好想一想。”

为杜绝赛场上与别国队员因碰撞推挤而被判犯规的现象,王濛曾暗暗发过一次誓,她要让所有国家的队员都跟不上自己,“让你们连我屁股的影都看不见,看你怎么判我。”

王濛在一次采访中说。

很多时候,她都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她最擅长的500米速滑比赛中,王濛通常会以碾压式的实力甩出其他人很远,最终伴着解说员激动的口吻,毫无悬念地滑过终点线。

王濛自信、直爽、叛逆,也霸气,她永远抱持着“我不要第二,就要冠军”的信念。这种自信源于实力,她总是毫不谦虚地宣称自己“在500米速滑比赛中无对手”。因此很多时候,赛场上的王濛,看起来格外放松。让她出圈的“背手滑”“大爷遛弯儿式”场面,频频出现在多次比赛的视频中。

2013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1500米预赛上,所有对手都在奋力冲刺,只有王濛背着手,跟在后面“遛弯儿”。只剩下最后四圈时,其他人开始拼命加速,王濛依旧不紧不慢地滑。当解说员“恨铁不成钢”般地加快解说语速时,王濛始终保持着我行我素的姿态。

直到最后的两圈,大魔王才真正发力。她在一瞬间超越了所有对手,滑行到了第一位,而这一过程中,王濛全程背着手,连摆臂的动作都没有。

直到滑过终点线,都是一副轻松自然的状态。美国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评论道:王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超越任何选手,是世界上最好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而面对媒体“为什么喜欢背手滑”的提问时,王濛却以一贯的幽默口吻回答说,“你得装啊。就是滑不动,这手也不能拿下来。”

东北人的直言豪爽可见一斑。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