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小众最赚钱的职业:十几天收入百万

如果制冰师分等级,冰壶制冰师绝对是站在最顶端那个。你根本想不到,贵的离谱的冰壶背后还有一个更贵的职业:冰壶制冰师,工作十几天收入高达百万。今天我们一起挖掘史上最小众最赚钱的职业—冰壶制冰师。一名高级制冰师为冬奥会这样的赛事制冰,一次收入就高达100万人民币。

如果制冰师分等级,冰壶制冰师绝对是站在最顶端那个。

一只冰壶12000,一套全新的冰壶50万?

你根本想不到,贵的离谱的冰壶背后还有一个更贵的职业:冰壶制冰师,工作十几天收入高达百万。

今天我们一起挖掘史上最小众最赚钱的职业—冰壶制冰师。

每当冰壶比赛告一段落,总有一位背着大水壶的老外走到赛道上喷水,一丝不苟的样子就像在浇灌名贵的花朵,这就是冰壶制冰师。

如果制冰师分等级,冰壶制冰师绝对是站在最顶端那个。

据了解,制冰师共分为四级,目前全世界只有十几个四级制冰师,像冬奥会、世锦赛这样顶级的冰壶大赛,全面负责的都是四级制冰师。

一名高级制冰师为冬奥会这样的赛事制冰,一次收入就高达100万人民币。原因很简单,能胜任这项工作的人太少了,目前中国专业的冰壶制冰师不超过10位。

可能有朋友会说制冰有什么难的?说实话,还真不简单。

一名合格的制冰师,需要掌握冻冰、修冰、融冰的全部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冰壶比赛冰面平整度要求在0.038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下班,不到50米长的冰壶赛道,制冰师每天要来回走20多公里。一则纪录片里,一位制冰师工作16年,总共走了四万五千多公里,什么概念?绕赤道一圈是四万公里。

除了苦,制冰师还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技术活。

冰壶的赛道表面有一层叫作“冰点”的小凸起,制作冰点的过程被称为“打点”,难度极高。

制冰师身背水箱,一手握喷头,一手持秒表,按下计时键的一瞬间,双脚均匀交替快速后退,均匀细密的水珠被甩出,布满整个冰壶赛道,从头到尾打一次点用时45秒,慢了不行,快了也不行。

中国专业的制冰师本来就少,第一批想学的根本没人教,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半路出家的制冰师刘博强发现,专业制冰师“打点”的动作是固定的,那就先从不断练习开始。

他信奉2万次原则,跟打乒乓球一样,想固定一个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得挥拍2万次!

于是,在很多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刘博强背着40多斤的“打点”壶,到小区院子里的马路上练习,把马路分界线当成赛道中线,练习“打点”技巧。

苦练了整整2个月,直到右臂明显比左臂粗了一圈,才找到感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天顶级制冰师吉米临时安排他上冰打点,凭着在马路上练习的经验,刘博强一次成功!这位世界顶级制冰师吃惊地连说了好几个“太棒了”。

从那天起,刘博强开始正式上冰作业。

除了硬技巧,制冰师还是一项极其考验经验的工作,制冰受许多因素影响,场馆湿度、温度、PH值、比赛场馆形状,冰面下的制冷管线等诸多因素。

制冰师经验越丰富,对各项指标的把握就越准确。

国外一些比赛在请高级制冰师工作时,薪金高达十几万美元,在国内,制冰师也越来越被重视,2018年,上海成立青少年冰壶集训队,通过人才引进,中国唯一女制冰师张芷源落户上海,有编制还给户口!

随着大家对冰雪运动的喜爱度越来越高,制冰人才自然也将越来越抢手。

在北京冬奥会一场场比赛幕后,43岁的制冰师刘博强、中国唯一90后女制冰师张芷源,还有22名00后“学生军”…

有人在幕后辛苦制冰,才能让更多人更好地上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员在中国的主场上尽情比赛,展现奥运风采,为他们点赞!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